梁文道:家长不必为子女想太多,很多事情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

美| 朱迪斯·哈里斯著,张庆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英文原名《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我(梁文道)以前给大家介绍《虎妈的战歌》这本书的时候,提到它的作者蔡美儿身为一个知名的学者,最让人可惜的一点是什么呢?她没有用一个学术上很严谨的态度来思考自己教育子女的方法。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太相信她身上学到的所谓“中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中国妈妈教孩子的方式也好,或者西方妈妈教孩子的方式也好,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母亲,她们教孩子的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一般都是从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来:她小时候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她将来就会怎么样教育她的子女;她的母亲怎么对待她,她将来也许就会怎么对待她的孩子。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呢,大家都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才是正确的,于是就忽略了自己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的种种客观、抽离,甚至是批判的反省。

那么现代,很多家长不一样了。他们呢,会觉得自己小时候所受到的家教并不好,并不完美,会使得自己的性格扭曲、甚至有些变态。于是,这个时候就想求助一下专家,会去看很多育儿指南、家教指南等等的书。

但是,我们如果维持用一个高水准的学术标准来看教育孩子这件事的话,我们也许更应该后退一步去反省。反省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到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管不管用?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到底一个家长有没有能力把一个孩子教好?

一个孩子,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性格的人,他是好人是坏人,有没有能力做什么事情,在社会上有没有成就,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在家庭能够教育完成的呢?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了,就是所谓的教养到底重不重要?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它的作者在十多年前就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对这种假设发起了严峻的挑战,也引发很大的争议。

先给大家介绍下这部书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她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人物。为什么呢?她在三十多年前就被哈佛心理系博士班退学,也完全没有做实验的环境,而且是个家庭主妇,副业是以她的学位和专业知识去写大学的入门教科书,之后却成为畅销心理教科书的作者。1997年美国心理协会因为她的《教养的迷思》颁给她杰出论文奖。

为什么她没有办法好好上学或者继续她的学术生命呢?这是因为她患有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只能在家里面写学术教科书。我们知道,凡是帮这种学科写教科书的人,她必须要阅读很多很多基础文献,最新研究等等。在阅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她慢慢发现,她要写的这些教科书,原来在传递一些错误的观点。

这些错误的观点她为什么说它是错误的呢?比如说教养,也就是父母会对子女造成影响这样的观念,她发现其实不符合大部分研究的实际数据,而且这些研究常常会自相矛盾。那她于是在《教养的迷思》这部她后来推出的第一部著作里,推翻学界盛行50年的理论,她认为孩子其实受到同伴的影响比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影响更大。而过去近百年来, 没有人挑战过教养的假设。

她在研究上也没有找到过去认为的老大人格、老二人格的证据,出生的这个次别是没有关系的,自己不成器,不必怪罪父母把你生成老大或老二。

父母是会给孩子一些影响的,这种影响是什么呢?是是非的观念和基本的价值观。但是日后他其他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全看他有一群什么样的同伴。这看起来哦,我们中国古代讲孟母三迁,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后来,她又写了一本书,叫《基因或教养》,在这本书里,她对教养的看法,有一种突破性的看法:她认为父母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她认为,甚至在说什么叫做人格的时候,这是个有问题的概念。我们总是以为人的人格特质有一种一致性,一个人显然不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学习所有的事情,他对新情境的反应的确受到先前经验影响,但这个经过实证的行为一致性,并没有强大到可以使人格具有广大类化的特质。

然后呢,她又认为一个小孩,在一个家庭里面,也许他会学到一些行为特质,比方说对着父母很听话很乖巧,但是也许一把他丢到学校,他会变得非常凶残,非常凶暴。为什么呢?因为到了学校,那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她认为人格,在不同的处境底下,出现不同的面相,它不一定保证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任何处境都有人格的一致性。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家里面一副模样,在外面一副模样,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诟病,说他这个人啊表里不一、内外不一,其实不是,而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最明显的例子,或者说最戏剧化的例子是什么,就是我们看的黑帮电影。你看很多黑帮电影,像意大利黑社会电影啊,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那些儿子,黑手党的儿子,哎呀一看到妈妈怕得不得了,非常孝顺,妈妈一说回来吃意大利面,统统回来吃。问他谁做的意大利面最好,妈妈。但是一出门口,看谁不顺眼,一枪就把他毙了。

为什么同一个人,在家那么孝顺,那么乖巧,那么听话,温驯得像一头绵羊,到了外面却凶残得如虎狼一样呢?这就是因为他在不同的处境,有不同性格的表现。那么也许这个家庭从小就教这个孩子,教得非常好,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保证你的儿子长大不变成黑社会。

所以,各位父母,你考虑要怎么教导孩子,不会让他将来变坏,这不是说不重要,不是说没有影响,而是说,这个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一个家长,不应该为子女想得太远,太多。为什么?因为有很多很多事情实在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

在朱迪斯·哈里斯的这本《基因或教养》,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这本书有独创见解的地方,这个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格的差异到底从何而来。这当然是个大话题。

过去很多人会认为人格是由家庭培养出来的,但是根据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她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并不完全由家庭的教养所决定。也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先天的,是一个遗传决定的东西,但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著名的、会困扰很多心理学家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非常有名,我相信在电视机前的各位可能都听过:伊朗有这么一对连体婴,叫做拉莲和拉丹。这两位死的时候是29岁,她们有名的地方在哪里?是她们连体了29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起。而且她们是同卵双胞胎,也就是说她们的基因几乎一样,也在同样的父母照顾下长大,然后呢,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上同样的学校。因为她们是连体婴,绑在一起根本分不开,对不对?

你无论从先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后天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性格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到了最后,这两个人的其实性格非常不同。不同到什么地步?这两姐妹虽然感情非常好,但仍然决定要冒险,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个手术,把大家的头部切开。这个手术最后失败,所以她们死去了,非常的让人心痛。

但是这里面就构成一个很大的挑战。你想想看,同卵双胞胎,她们的基因是一样的,先天上她们的应该性格相似,或者甚至是一致。后天环境,连体在一起的人,不可能分开抚养,不可能分开上学,不可能分开去不同的社交场合,为什么她们仍然会有性格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那么这回朱迪斯·哈里斯延续了她的学术风格,就是带着一个不完全严谨的腔调,但是又很细密地去搜寻各种她找得到的论文、材料、实验报告,找出里面的错处、找出里面矛盾的地方。因为她不能够亲身地做实验,所以就看人家的实验,在人家的实验里尽量找出有利的地方,建构自己的理论。

在一一否决掉各种各样的关于性格塑成的假说之后,她非常大胆地提出了她的一个假说。她说什么呢?她说:会构成我们性格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有三种心理类型或者认知类型。这个类型是什么?

第一,是人要懂得经营关系;

第二,是要变成社会化的人;

第三,是在达尔文式的生存竞争中赢过你的对手。

我们分别讲一讲这三个类东西是什么意思哦。

第一,经营关系。什么叫经营关系呢?很简单,婴儿一出生就要经营关系。经营跟谁的关系?当然是跟妈妈的关系,例如说,她要吃奶,她就要哭。然后慢慢学懂了,妈妈喜欢看她笑,那她就要笑。为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她的性命系与她的母亲之手,最重要就是要搞好跟她妈的关系。然后这个孩子长大一点,她慢慢还要学习什么人可以信任,什么不可靠,什么人可以受他指挥,什么人最好离他远一点。

接下来,她还要进入社会化。社会化指的就是学习文化,适应自己的团体,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那么在这时候,第三个学习任务就出来了,这任务是什么呢?就是竞争关系。这个竞争关系最主要的,就是怎么样去找出别人的弱点,跟别人做出不同的区别出来。

我们尽量在团体中避免表现与众不同,是为了有利社会化。但是我们尽量想跟别人产生差异,就是因为我们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地位,我们要竞争。这,就是使得同卵双胞胎发展出不同人格的关键了。

因此,同卵双胞胎之所以有性格的差异,并不是因为他们哪一个出生先,哪一个出生后,更不是因为他们的基因或后天环境,而是他们都想透过竞争,要表现出自己跟连着自己的这个连体婴的分别,或者跟自己不连在一起这个兄弟姐妹的分别。

—— END ——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