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接力赛,孩子更不是一根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回传接的接力棒。」
“我就是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家长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了大众对微信家长群的关注。在视频里,这位家长强烈谴责老师在微信群中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行为,认为这使自己承担了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表示自己并没有时间时刻关注家长群中的消息。
江苏家长发布的短视频截图
许多网友纷纷表达对这位家长的认同,#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近年来,“家校共育,共促成长”已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共识,而家长群更是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便捷家校双方交流的同时,一些家长群却悄悄变了味,家长群变“压力群”、“攀比群”、“刷屏式夸夸群”等等,有时甚至还会成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矛盾与争端的发源地。不少网友也由此感慨:家长群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家长群有必要存在吗#热搜话题获得3.6亿阅读量
作为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一项重要实践,家长群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功能,但我们也要看到微信群拥有着独特的技术属性,更容易使身处其中的成员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群体氛围的感染,进而感到不适或焦虑,同时它也折射出“家校共育”的观念下落实教育分工时所面临的难题。
陡然拉近的家校距离:
低成本与强关联
随着通信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传播也日益变得方便与迅捷,人们只需用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几下就能完成一次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开始重视与发展“互联网+”运营模式,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微信群聊正好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平台,家长们只需“加入群聊”,无需“身体在场”便可随时随地获知信息,展开交流,甚至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
这样低成本的信息沟通方式也使得群成员之间的交流趋于日常化、口语化,形式也更为随意,甚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线上社交礼仪的规范以及群聊建立的初衷,给他人带来困扰。前有老师摇身一变做微商,后有家长之间起冲突引骂战,一些家长群充斥着杂乱无用的信息流,使其原本拥有的传递有效信息的功能变质。
某小学因家长在群中闲聊引发骂战
其次,与其他例如钉钉群、企业微信群的群聊不同,微信家长群也拥有其独特的性质——与私人空间高度关联。微信作为几乎覆盖国内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社交软件,早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名制的微信账号成为了我们在网络时空的化身,而微信聊天框弹出的一条条消息就好像是急待我们回复的一声声电话铃,在私人领域上空不断回响。
因此,有时微信与用户生活之前的强关联无形中也成为群聊成员压力的来源,例如一部分老师要求家长时刻注意群聊消息,做到及时回复,让本就工作繁忙的家长苦不堪言;也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在非工作时间请教老师,让老师觉得家长群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某家长在家长会上表示群聊消息已成负担
建立在微信群基础之上的家长群陡然间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然而缺乏管理和规范、忽视理解和尊重的沟通桥梁有时并不能带来正效益,反而会成为横亘在双方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微信群中的家长们:
封闭媒介情境下的群体焦虑
在此次事件的热议中,有不少网友指出“家长群的存在并没有必要,之前上学没有家长群也上下来了”,这使我们不由地回忆起曾经的校园生活。之前老师和家长之间多为“一对一”的双向交流方式,“请进来、走出去”才是家校联系的主流形式。虽然那时“别人家的孩子”也同样存在,但是家长们相对较难直接了解到其他家庭的教育情况。
微博话题下网友的热评
家长群的出现给予了家长们一个多维交流、直观比较的平台,孩子之间的竞争也逐渐上升为家长乃至家庭之间的竞争。从学习成绩到生活条件,从兴趣培养到家风家训,家长群成员在互相交流中持续地进行个体比较,这样的群体情感氛围可能带来最直接的主体焦虑。
某家长群攀比家庭条件
微信群作为相对封闭的媒介情境,与开放、匿名的社交论坛媒介有显著不同。微信群建立在好友列表或者面对面添加的基础之上,群成员身份明确、所处环境相似,所塑造的个体形象与经历也就格外生动,当他们作为彼此的参照对象时更容易引发群体焦虑。
封闭的交流环境一方面拉近了群成员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得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半强制化。家长们害怕“掉队”的焦虑情绪让有些微信群内的交流背离了高效沟通的初衷,使其变为家长展演的舞台,部分信息的聚焦也成为了舞台背后的潜规则,例如早安晚安打卡、刷屏回复或感谢老师、给老师送礼接龙等等。
某家长群刷屏发表家长会感言
在“教育至上”的成长理念下,家长对孩子的培育越来越重视,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教育焦虑就像一张密密织织的大网笼罩在许许多多为孩子奔波的家长头顶,微信家长群也仅仅是“家长集体焦虑症”集中体现的一个缩影。
教育如何分工:
压垮家长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家长群变“压力群”的乱像,教育公益自媒体人@耿向顺指出“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主要靠学校和学校老师,学生为人处世、人品德行则主要靠家长”,学校和家长分工明确,不能互相推诿责任。事实上,德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并且随着家长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也自觉地参与孩子的知识教育,老师和家长职能之间模糊与融合在孩子早期的教育过程中尤其凸显。
@耿向顺发布的微博截图
让我们再次把视线投向文章开头的事件中,老师希望家长重视孩子教育,对孩子负责,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承担一部分知识教育的工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有一部分老师却以此为由,站在道德和权力的制高点,把本应由学校承担的教育职责顺势转移给家长,却忽视了家长实际的工作处境,成为了压垮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某家长群内老师批评家长不认真检查作业
有关教育部门也对该行为表示坚决的反对态度。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出台20条重要举措,其中就有“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各学校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等等条例,促使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切实减轻中小学生乃至家长的负担。
家长长呼一口气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师固然应该恪尽职守,而家长也不应认为老师才是承担绝大部分教育责任的主体,造成孩子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同时也不妨在能力范围内以自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
教育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接力赛,孩子更不是一根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回传接的接力棒。家校双方都不应该因为接力棒不在自己手中便认为万事大吉,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携手共育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微博话题下网友的热评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不仅是给家长“减负”,也是为孩子“增能”。微信群的存在固然能降低家校沟通的成本,进而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空白练习本出现的可能性也由此减少。然而皆大欢喜的成果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自主性也在这场教育接力赛中缺席,他们被动且迷惘,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仿佛成为他们学习的主因和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教育确实很难做到完美地分工,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参与缺一不可,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漠然,才能逐步向“家校共育,共促成长”靠近。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