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方剑桥”之父,花费13年,将二流大学变身一流学府

说起浙江大学大家都很熟悉,是名牌大学,有 “东方剑桥”的美誉,浙江大学的历史也很精彩,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一个叫做竺可桢的男人,他被称为“东方剑桥之父”。当年,浙江大学还仅仅是个二流学校,他用了13年的时间,让这所二流学校彻底翻身,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竺可桢是我们中国气象学及地理学的一代名师,是目前为止浙江大学任职时间最久的一位校长,他对于浙江大学的影响可谓是至深至远的。竺可桢1890年出生在一个商户家里,虽然家境一般,但是他的父母对于他的教育十分上心,把家中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到了儿子竺可桢的学业上,而竺可桢也很争气,从小便聪慧过人,学习成绩十分出色。

竺可桢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私塾,私塾先生十分看好这个小子,认为他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成大器。竺可桢15岁那年,他独自闯入上海,考入了澄衷学堂,虽然现在这所学校已经不存在了,可在当时这是上海最好的一所学校,李四光等人都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后来,竺可桢又进入了唐山矿学堂,也就是如今的西南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在这所学校里,竺可桢的学霸品质再一次展露得淋漓尽致,多次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示人。次年,他和同学一起参加留学考试, 400多名考生,竺可桢以第28名的成绩获得了留学资格,并顺利赴美国开始留学生涯。1918年秋季,竺可桢回到了分别八年的祖国,此时的他已经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竺可桢在大学里专攻的是气象学专业,他对气象学十分感兴趣,到了国内继续研究,从事关于气象研究的工作,担任了气象教授,因为校中的学生都是湖北、湖南人,听不懂竺可桢的方言,竺可桢为了学生便又开始攻克语言上的困扰,去刻印讲义。在竺可桢38岁那一年,他已经成为了中研院气象研究所的所长。

1936年,竺可桢在气象领域上蒸蒸日上,此时突然收到邀请,让他做浙江大学的校长。可是竺可桢不喜欢高官厚禄的生活,只想一心研究气象,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但是最后经过友人的劝说,为了家乡文化的发展,竺可桢认为自己应该献上一份薄力,于是便开始了做浙江大学校长,而这一做便是13年。

在刚走进浙江大学的时候,竺可桢被眼前的一切吓到了,这哪里是大学啊?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恰逢下雨天,上课都会被淋湿,并且学校图书馆的书少之又少,很多科目连个正经老师都没有。不过既然竺可桢答应了这个烂摊子,就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把烂摊子收拾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浙江大学从此开启了“竺可桢”的 时代,他还提出了竺可桢之问,影响了一代一代的学子,一直到现在浙江大学都把竺可桢之问放在录取通知书上,可见竺可桢对浙江大学的影响。竺可桢任职期间,根据自己在外留学的经历,引进了新思想、新理念,又整理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改革措施。因为原浙江大学的师资力量并不强,而竺可桢认为教授是一个大学里边的灵魂,所以他不断从国外引进人才,又恭请知名学者来浙江大学任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竺可桢任职的13年里,浙江大学迎来了高潮和黄金期,学校发展了30个学系,开启了10个研究所,在校学生的数量更是从前的几十倍,跻身国内名校的前列,毕业学子更是有很多成为了社会上的栋梁之财,在中国教育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抗战期间,浙江大学不得不西迁,于是竺可桢带着上千名学生,对140箱《四库全书》进行了秘密转移。

竺可桢被称为是浙江大学的“保姆”,为了此校操尽心思,对待学生更是尽心尽力。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两位校长,其中一位是蔡元培,另外一个那就是竺可桢,对于学校以及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在竺可桢13年的努力之下,浙江大学终于翻身,成为了一所一流大学。竺可桢老先生1974年去世,虽然人已走,但留下的精神和智慧让后代受益匪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