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看 教育的核心是——爱
▲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最近,和好几个教师朋友与学生家长聊教育。有朋友说: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因为每个人都是各种不同因素组成的复杂个体,你不可预测教育的结果;教育也是最伟大的工程,因为教好一个人或者教坏一个人,给家庭、国家、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虽然教育千差万别,教育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我感觉教育的核心还是一致的,那就是“爱”。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会爱与被爱的能力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爱这个字的时候,中间是有一颗心的,大概是因为爱必须由心出发、需要用心感受吧。
爱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不愿意去付出爱,只是学得很聪明、很精明,事事讲回报,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爱,明明是一份好心,表达出来却变了味儿,被人当作了“驴肝肺”。
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怎么去感知爱,把家人、朋友、国家、社会给予自己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缺少感恩之心,漠视他人的爱,稍不如意还怨天尤人甚至大发雷霆;更有一些人不知道怎么鉴别爱,把甜言蜜语、百般顺从当作真爱,对苦口婆心、逆耳忠言却反感。
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因不听忠言而成亡国之君的人多了去了;即便聪慧圣明如齐桓公,晚年的时候还因易牙“烹子献糜”而宠幸,终致被易牙残害饿死。可见要鉴别好真爱还是伪爱,绝非易事。
一个不愿付出爱、不善表达爱、不能感知爱、不会鉴别爱的人,不论知识掌握多少,学历读到多高,都很难在社会上与人相处得很融洽,生活得很幸福。
由此可见,“爱”确实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人生当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是比能背几首诗、能画几幅画、能唱几首歌、能弹几曲琴重要得多的能力。
对于父母来说:“爱”需要智慧,“爱”需要放手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甚至可以说是一切生物的天性,是一个物种要延续下去的必要条件,是进化基因的一部分。我们看到有太多太多歌颂父爱母爱的文章、故事,但同时也看到不少付出了很多爱,而最终变成了伤害、自己也被伤害的凄惨案例。
曾看到一个网络视频,讲的是一个成年男子在街上冲向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阿姨,抱起在空中狂甩,然后还脱掉上衣,用力朝老阿姨头部抽打。经调查,这位老阿姨是男子的母亲。原因是男子从小就被母亲宠爱着,长大后成了“巨婴”。
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两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舆论在谴责男子忘恩负义、禽兽不如的同时,对这位母亲的溺爱也感到非常痛心。
这位母亲无疑是非常疼爱孩子的,但由于“爱”不得法,“爱”没有度,“爱”成了孩子离不开的拐杖、长不大的桎梏,结果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实在让人唏嘘感叹。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高尔基也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爱孩子是老母亲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我们培养孩子,是要让孩子学会更好地独立生存和与人相处;知识、才艺固然重要,但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和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更为重要。我们爱孩子,一定要为孩子10年、20年、30年之后着想,要为孩子离开了我们之后仍然生活得很好着想。
绝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像只要成绩好,便什么都好;绝不能过度地“保护”孩子,一定要学会“放手”。
陆游诗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不会“放手”,就永远不会“放心”。不经历风雨,就很难看到彩虹。不让孩子吃苦、吃亏,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对于老师来说:唯有真爱,才能荡涤学生的灵魂
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师承载着塑造孩子灵魂的重任。很多的亲身经历也告诉我们:能够真正让孩子感念一生的,唯有真爱学生的老师。如果不能真心的关爱学生,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
有一位教师朋友,看起来文文弱弱,然而那些在学校最调皮的学生,见了她却规规矩矩。我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她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这些孩子,从来不会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更不会去污损孩子的人格,对孩子们的错误也总是尽量去包容,然后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慢慢改正。
她说她班上有一个留守儿童贫困女学生,一直不肯跟同学交往,脸上也很难见到笑容。她就特别关爱这个学生,经常给这个学生以微笑,并要求学生也给她一个微笑。在她的耐心开导下,后来这个学生变得越来越开朗和自信了。
网上还流传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温馨故事:一个学生的手表被班里的某个同学偷了,老师没有逐一盘查,而是叫所有学生都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帮着找。老师为了保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也为了避免自己知道偷笔的学生而潜意识产生排斥心理,将自己的眼睛也蒙住了。偷笔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悄悄地把笔“还”给了同学。
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毫无保留的爱……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作者:胡伟辉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毛秘 《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