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窗外知了声声唱,18岁的小清,算是落榜了,按他的分数,就算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只能上一个普通的职校。
他跟父母商量复读的事情。
小清:爸,妈,我想复读一年。我觉得,自己有信心,明年起码考进咱们市的学院吧。
没成想,妈妈却特别冷静。
妈妈:孩子,你别怪妈妈不支持你。你也读书十几年了,这年年高考,复读的人,有几个,考的分数超过应届那年了?你是百中无一吗?
见小清没回答,妈妈又说道:你看看你那些初中毕业的你的同学们,三年了,那年不给家里拿回来两万三万。等到27岁左右结婚时,人家能拿回来二十多万。到时候,娶媳妇,能减少我和你爸多大压力啊。
可是,你这,再复读一年,考上学院,毕业也都23岁了。这五年,你不赚钱不说,还得花掉家中至少十几万,甚至更多。
孩子啊,出钱供你读,没问题,但是,你好好想想,值得不?
小清面对母亲的话,沉默了,母亲说的,句句是现实,句句是真实。
最后,小清没有复读,而是进厂了,他准备学一门技术,还是早点儿收起学习读书的心,早日为当下的生活,打拼吧。
不得不说,小清的选择,是当下绝大多数农门学子的最终抉择。
但,为什么这些农村父母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是大学生不“吃香”了吗?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现在上大学,太烧钱了。
这么讲吧,现在,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简直不是上大学,而是上钱啊。有一些杠精们会说,还有免学费的呢,也不是全贵啊。
但我告诉你,免学费的,百中无一。你免得再多,免得也是学费本身,其他费用,也得照出不误,你解决不了上大学开支巨大的普遍情况。
学费、住宿费、书本费、日用费、学习本身产生的费用(比如打印等)、衣食行、最基本的人情交际,一年十二个月下来,3万元是最低开支,基本上一周吃三五次肉的水准了,真不能说高。
还会有人说,我就节省啊,一个月吃饭,我500就够了。可是,你让现在上大学的97 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月饭钱500,一天不到17块钱吃饭钱。你这不是搞笑吗?大家都是亲生的,不可能虐待自己孩子啊。
你想一想,一天吃饭30元不过分吧,这样,一个月光吃饭,就1000左右了。
一对农民夫妇,一年种地加打工,或许能存下3万,但全部交给大学了。到孩子谈婚论嫁时,家里一毛钱也没有。女的还好点儿,男的,面临这种情况,除掉少部分机遇比较好的,大部分大概率得打一辈子光棍了。
而且,大学毕业后,这个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儿工作,几年内,只能够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于是,很多没实力的农民,就考虑孩子读个高中,或者职校,就拉倒吧。这也是现实的选择。毕竟,能上大学的农村人,一直以来,都是极少数,现在占比更低了。
二,大学生还香,可生活是现实的。
你要不客气地说,不上大学,其实就是短视,但这种短视,你没法说,也没法指责,更不能谈其有没有道理。如果真有条件,谁不上啊?
至少,这种不执意追求上大学,对农村人来讲,是很有道理的。高中或中专毕业后,出去打工,18岁,到25岁结婚,男方自己至少能存下15万左右。而父母,能存下30万左右。
45万,娶个媳妇,首付买房买车,然后小两口好好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对农民来讲,很是普遍,也是主流情况。
可是呢,你上大学毕业,然后到25岁,甚至30岁,同样情况下,没错,你是有知识了,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了,可以更好的培育下一代;可是,大概率,你存款为零,或者只有几万。父母也因为给你交了几年十几万学费,也就只有几万存款。
于是,你大学毕业,只能打光棍,运气好的,会在三十多岁结婚。现代现实的社会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嫁给你。而还是要看,房车钱工作人品五项。没有这五项,别说你大学生,就是博士生,也不管用。
所以,客观地讲,对农民来讲,如果上大学这个选项,是需要百般努力,比如复读一两次,而且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存不下钱,那真还不如不上。还是老老实实,高中或职高毕业,外出打工养家为好。别排斥体力和半体力劳动,就算你大学毕业,你也得这样劳动。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讲,这,就是最现实的选择,否则,你就将尝到生活的苦和痛。(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