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中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即使生命迎来终结,人类所探索的知识也不过九牛一毛,若想参透世界的真理,不但需要一个悠久的生命,还少不了一个相对聪明的脑袋瓜。然而,虽说这个社会越来越精英化,赶不上时代步伐的人终将被淘汰,可是有人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与普通人相比,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是不是有些过于“利己”?
3年前,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实际上,这便是社会的现状,无论在学校还是职场,每个人都在拼了命地竞争,而一些聪明人则会巧妙避开“雷区”,以一种堪称“走捷径”的方式达成目的。
钱理群提到,一天他去上课,有个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表现很好,不但在课堂上与他互动,还经常有眼神交流,疑惑、肯定、欣赏等等,总而言之,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后来,这个学生找到了他,在请教问题的同时,也不忘适当地加以吹捧。连续几次之后,学生充分展示了他的勤学好问,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他一连真挚的表情甚至把钱理群都被骗了过去。
后来,这个学生要去美国留学,求钱理群帮他写推荐信,钱理群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但是,自从他写完推荐信之后,这个学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他此前的种种表现,仅仅是为了达成出国留学的目的。然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因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苏亦工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2019年,苏亦工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段讲话,首先,他肯定了在座各位学子的成绩,说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已经快人一步了。紧接着,苏亦工在众人志得意满之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能走进清华园,究竟是因为优秀,还是因为幸运?但愿你们心里能有点数。苏亦工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是存在所谓的幸运儿的,他们擅长考试,有点令人称道的小聪明,但若不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的话,总有一天会被人甩在后面。
此外,苏亦工还说了法学的形成,在他看来,法学教育是一整套西方的话语体系,无论是概念、制度、还是北京都是都有很重的文化移植痕迹,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认错“文化祖国”。比如说,部门法博士生会把文化祖国认成德国,宪法博士生把文化祖国认成美国,他们非但不感到奇怪,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鉴于这种现象,苏亦工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座毕业生身上存在的4股气:傲气、洋气、娇气和俗气。无论成就多高,未来能走得多远,都不能自认为高人一等,也不能忘记中国人的身份,只有把心思放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上,才能促进本国文化发展,与其攀附,不如自强,这是老祖宗说了几千年的话,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不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一切事物,否则的话,这“法”不学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