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髓,却少有人知

当父母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时,老人总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就是说,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福气,不必为他们的未来担忧,这句话并不完整,它的下半句才是精髓,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闽南有一个民间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泉州有个罗秀才,因家境贫寒以及科场失意,只得到外地当私塾先生。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后来就是儿子罗伦帮助打理。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才休假回家过年,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就想考考他的对对子,以便送他入私塾读书,将来好求取功名。

结果罗秀才很不满意,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突然离开,对这个家打击很大,后来他的妻子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后来又积攒钱财为自己儿子请名师。

在这样的教导下,儿子进步飞快,二十五岁时,考中举人(11年后高中状元,那是后话)。罗伦中举后,为答谢母恩,便给母亲做生日。

消息传开后,离家十八载的罗秀才,喜出望外,迅速返家探访。可是,看门的人不认识他,便入内通报有一个和尚前来化缘。

罗伦的母亲便慷慨地吩咐捐赠一千文钱。谁知罗秀才一直摇手,看门人再进去禀报,罗伦的母亲以为和尚嫌少,吩咐再加一斗米。

罗秀才仍然不肯接受,等亲眼看到儿子罗伦的模样后,提笔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罗秀才题完诗后,飘然离去,再也没有回头。

这句诗主要想讲孩子们自己的路自己走,做父母的不需要过度干预,也不能因为天生愚钝就因此放弃,只需稍作引导,儿孙们总会拥有他们自己的福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结

看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宝贝。一家四个大人伺候一个孩子,孩子只管学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家务都不用干,大人全包。

这种现象很常见,这是典型的为儿孙做马做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样呢?学习未必就好。因为他没吃过苦,一直被人伺候,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不会懂得感恩。俗语告诫我们,不要溺爱孩子,溺爱过多就会变成伤害,最后把孩子给害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罗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