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俞敏洪老师说了,女人一定要当妈人生才会更完整。
话音刚落,他怕是想到此论会引发多么强烈的震荡,又找补了一句“男人也一样”
洪晃听了俞老师这番话后,问出了很多女性想问的“新东方能给二胎免费上课吗”
也不是要怼俞老师,大体上他说的还是能代表一部分人心声的,虽然这部分人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也不断地后悔过结婚生子这回事。
首先我觉得“完整”这个词很笼统,哪方面完整了?
必须要说的话,那就是各种情绪的体验很完整,但我不知道为人父母这种喜怒哀乐的占比,和没有生娃的人比有什么优势。
硬要比较的话,不积极的情绪可能比重要更多一些。
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想约闺蜜去散个心,可是闺蜜要带娃,一秒钟后我预感此次小聚不是想象的那么美。
紧接着我又想到了自己家里那个期中考试甚不理想的神兽,在我好不容易自由放飞的一天里,他爸一定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任由他放纵,或者一边假装在学习一边刷着小视频,一边又选择性失忆娃该完成的作业。
还不如我带着。
就这样,一想到本来忙里偷闲的愉悦时光将会变成换个地方带娃,我清醒了,果断地取消了此次聚会。
很多时候我们当妈的存在感无处安放。
而当爸的就比我们洒脱多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因压力太大在家长会上崩溃痛哭的那个爸爸吗?
后续情节新闻没跟进,不过我猜大概会是这样:这家妈妈在安慰了伤感的爸爸后,决定以后家长会说什么都不让他参加了,以免孩子好不容易在学校建立的自信心被爸爸一顿痛哭给哭没了。
老师接下来还会找家长谈心,因为爸爸已经在家长会上表现了压力山大,所以谈话对象就会转变为妈妈,老师将委婉地指出家长应该具备何种心理素质,如何更妥善地在大庭广众下维护老师及学校的体面。
最后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上就剩妈妈一个人了……
本来呢,那天可能是妈妈临时有事让爸爸上阵,可是按照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逻辑,这个爸爸崩溃本该是意料中的事啊。
开会太忙忘看班级群的微信?这事儿在当妈的这里根本不可能存在好吗,我们一天24小时在班级群里潜伏,生怕错过了老师的任何指令,错过一条消息将意味着你娃明天小报的材料忘带,作业做不完,错过班级活动,穿错服装等等一系列需要后期费时费力找补的事件……
爸爸痛哭着说“我忘了”,后面还得妈妈顶上去,把各种因爸爸的遗忘而导致的漏洞给补上,不信你们看看身边,小朋友、大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在校门口等家长,哪个不是“我妈呢”
还有那个霸气发言“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的爸爸,他退出就退出了,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知道妈妈还在群里,或者他知道退出后,妈妈还得求爷爷告奶奶,挤进班级群。
我们常看到一群老爷们儿咋咋唬唬,娃班级打扫卫生怼老师,老师在群里留作业怼老师,让家长配合完成某项任务又怼老师……
他是忘了当爹和当妈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蹦的太高还会带累别人啊。
而妈妈们会以身作则,从不抱怨,默默地收拾爸爸不愿出面的烂摊子,我们一般不出头不闹脾气,因为我们知道,最终善后的可能是自己,所以尽量不给自己添麻烦。
由此可以看出,当妈后的人生是不是会更完整,取决于配偶和孩子。
这两个关键因素缺一不可,遇上不惹事生非的配偶(比如不胡乱在班级群里怼人),以及娃是个天然学霸,那当妈的完整的可能性才会上升,老母亲们可能还会有心考虑下怎么延长自己的寿命。
如果家里的队友和孩子都不给力,就和动不动就退出家长群还上了新闻的爸爸一样,那可想而知当妈的维持血压稳定都难,哪有功夫能延伸到”我的人生是否完整“这种宏大的课题。
而俞老师觉得男人有娃会变得更完整那也是基于他自己的体验,也是正确的,他们的人生似乎独立存在,不以有娃为转移,当妈的生活水平要看造化,当爸的主要看心情,不但管得少,回家还有了玩伴,对当爸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而一般当妈的不仅需要管娃还要管自己的精神世界,毕竟两口子吵架摔门离去之后,还能买菜回家给惦记娃做饭的一般都不是孩爸。
不是有一个那么选择题吗”一个月给你十万,不管你和娃,能接受吗?,几乎所有参与选择的妈们都选了同意,还说这种生活不要太爽啊。
这说明什么,起码不是当妈的一时兴起想另起炉灶。
俞老师先别急着下论断人如何才会变得更完整,说到底要不要孩子是很私人的选择,考虑到还有部分爹妈,虽然没有上新闻,但也没有更拿得出手的教育方针,孩子和大人都只是极其平凡地活着或者更难,这种体验没娃的人是不是也想拥有,要打个问号。
生活不是试验田,品过了失意也不能退货,与其纠结将这种人生经历归为完整或不完整,将各种福利保障以及男士们投身家庭主动育儿的热情提上来,当妈的才能偶尔放空,思考下人生的其他可能。
当妈后我不否认有快乐的时光,有就此下结论说当妈的就会变得更优秀更丰富,也不见得,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结婚后就不再劝人一定要结婚,生二胎后就不再劝人生二胎,毕竟已婚人士在这种问题上能把嘴闭上就是积大德了。
-END-
置顶星标本号,关注、在看、转发,一键三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