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和陕西等至少十个省份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有的地方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如果时光倒回到十几年前,我们恐怕很难想象老师批改作业需要用规定来落实。但在当今社会中,批改作业的“重任”被转嫁到家长身上了,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在常识里,这不是老师应该做的吗?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家校共建必不可少。问题在于,面对孩子的作业,家校教育虽然相辅相成,但在责任上又是泾渭分明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教育在专业性上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并不单指学科上的修为,还有教授的方式方法。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可能没有忘记基础知识,例如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他们可以告诉孩子这道题选A或是答案是100。可是,如何解题、作答,从错题中看到孩子的知识盲区,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老师来做,更何况批改作业是帮助孩子建立学科架构的过程之一。这是家长也无法代劳的事情,他们更多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小孩养成自律的习惯。
老师、家长各司其职,将会成为完美的教育搭档,可似乎多年来都未能找到平衡点。过去,家庭教育得不到重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往老师那里一送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学校意识到了家长的缺位,于是在各个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强调家校共建的重要性。但现在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孩子的学业变成了家长的考题——微信群的消息回复不及时会被老师当众点名,学校布置的作业太难需要辅导才能写出来,时不时还要到学校帮助打扫卫生、维持秩序……本就为生活奔波、疲惫不堪的家长,差点要被“家校共建”压垮。
而老师去做什么了呢?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一茬接一茬的检查、数不清的评选填满了他们的日程,甚至有的老师需要“抽空”备课。说白了,非教学任务的压力太重,很多老师面对本职工作时都有心无力了。
出台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是把走偏的家校共建拉回轨道的一种方法,但是单靠这一股力量还远远不够。教育是头等大事,却不该如此沉重前进,让那么多人都“心好累”。给教师减负,找回教育的本质;给学生减负,课业安排应该适量;给家长减负,让家庭教育侧重孩子素质的培养。每一环都持续地正常运行,才能真正做到“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