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爸说
开学了,这篇文章,跟各位和我一样同为“小学生家长”的常粉们共勉。
作者/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小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众号开设专栏,每周和大家聊聊科学育儿。)
常粉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马君。
分享干货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个公益项目,我看了非常感动,它就是Coca-Cola Valued Youth Program (可口可乐有价值青年项目)。
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它会选择在初中“at risk”(高风险)的学生,就是那些喜欢打架,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给小学“at risk”的孩子补课。
结果意外地发现,这两拨被主流教育嫌弃甚至放弃的孩子们,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互相照顾的非常好!并且很多“学渣”也从这个项目中重新找到了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学习的,找回了学习的自驱力,进入到了“正循环”。
作为一直身处一线的老师,我看完不仅感动,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让孩子自主学习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梦想,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可效果呢?
大概率是适得其反,越管成绩越差。
可是你看可口可乐项目,当你彻底放弃不管学渣了,他反而又因为某个契机开始自我管理了。所以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学校老师和家长每一天的耳提面命、监督指导,到底是给孩子的帮助更多,还是摧毁孩子更多?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有两点重要的发现想跟大家分享:
内驱力是人人生下来就有的能力,即使是学渣也有内驱力,它在“呵护”中发展,在“逼迫”“唠叨”中被破坏抑制。
要想学渣逆袭,只有让孩子自己“觉得”他自己能学好,他才真的可以学得好。
只有“我觉得我可以”,我才能真的可以
最近我学到一个概念,叫“学习能力的自我感知”(Perceived Scholastic Competence),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是否“觉得”自己能学好。
和以往的“你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不同,研究发现:
只有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他才能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Xinyin Chen教授与北京大学的Li Wang教授在今年联合发表了一篇对于北京小学生的追踪性研究,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是的,刚出炉的论文,还热乎着呢,就赶紧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常粉了,哈哈)。
研究团队对北京一所小学的1100多名孩子做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决定一个孩子3-6年级成绩好坏很关键的因素,是这个孩子是否自己“觉得”能学好。在“我觉得”和学习成就之间,有着螺旋式相互影响的关系。
当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然后得到了一个好成绩,他就会更加“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有了正向的心理暗示之后,成绩就更好了;反之,如果一开始,一个孩子“不觉得”自己能学好,然后得到了一个坏成绩,就加强了他对于自己能力弱的判断,这只会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说白了,信念感要强,首先相信自己行——要是自己连这点信念都没有了,还指望能学好?
“内在驱动力”是本能,不破坏就很好
这种“我觉得我行”的背后,其实是有内在驱动力的体现,这样的孩子内心喜欢挑战,好奇心强,愿意尝试新知识,愿意去验证自己的自信,如果会做作业,又会反过来增强他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判断,产生更多正面积极的感受,从而让他更有内在驱动力去学习和写作业。
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老父亲老母亲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就是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拼命发掘、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渴望有一天孩子“开窍了”,自己想学了,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儿,从此父母只管端茶递水。
好消息是,内在驱动力,其实是人的本能。(坏消息是,它毁在了家长的逼迫中。)
即使是看起来调皮的孩子、坐不住的孩子、看起来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都是有内在驱动力的。只要你愿意引导,孩子的内驱力会养成得越来越好,对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前段时间我看了相关权威专家Susan Harter的学术著作《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自我的建构)》,Harter提到,无论是作业还是学习内容,我们需要迎合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这样孩子会更容易“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怎么做才叫“迎合”呢?
说白了,别搞大跃进,别一下让孩子做太超出自己能力的题,否则给孩子太强的挫败感,就难以形成“我觉得我可以”和“我真的做到了”之间的良性循环。
每次都给孩子一个“我跳一跳好像就能够着”的小挑战,让孩子可以自己验证这种感受,这更容易把TA带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发展中,从长期来看,增加他的学习成就。
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呵护”出来的,不是靠“逼着”和“唠叨”出来的。
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但在学校就是受挫跟不上怎么办?
目前大部分学校不会细致到可以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情况来教学,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学得慢的孩子一有些跟不上,就难免受挫。
国外也是如此。Harter就认为,美国的公立基础教育体制摧毁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自己想学”变成“靠老师家长逼着学”的现象在小升初,和初升高的阶段,最为突出。
随着年级上升,学校的竞争性变强,公开性的排名,学生之间的各种比赛等,都在迫使学生把学习能力的判断从淡定的内在归因,向外在归因转移:
从“我觉得我自己能学好”,到依靠排名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完全搞反了。
在“唯名次论”的价值观引导下,每个孩子都担心学习下滑,跟不上大部队,他们焦虑、敏感、脆弱,很容易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在调查中,Harter遗憾地发现,年级越高,孩子的这种判断价值体系就越固化,很难再被改变了。
所以,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呢?
1、甘心让孩子做快乐的“鸡头”,而不是抑郁的“凤尾”
大部分家长都有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入好学校的执念,希望优质教学资源和身边勤奋的同学,能带动孩子跟着学习。这件事情上,我爸妈是比较独特的存在。
从小他们就不太在乎我的学习成绩,并且在亲戚有机会通过关系让我进入升学率更高的学校时,他们毅然拒绝这种机会,认为我在一个一般的学校当“鸡头”比去好学校当“凤尾”重要。
当时其实我不太明白,但是回头来看,可能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孩子在一个所谓的“好”学校里,被打压的连自己都丢了,那学校再好有什么用呢?
不是砸锅卖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孩子就一定能受环境影响,好好学习的。如果孩子无法在学习上找到自信,身边人越优秀,他压力越大,这所学校对于他来说只会“雪上加霜”。(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学习很好,能力很强,那办法把孩子送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好学校”也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孩子学习的节奏、接收程度,能不能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远比他的同桌是不是学霸更重要。毕竟自驱力是一个长期正向的循环,急不来。
2、用你的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
外在驱动力和内在驱动是可以协作的,也就生出来了一个新词叫做“内化驱动”。家长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进行鼓励、表扬,让他重新相信自己的能力,便可以转化为内在驱动。
比如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此时你不能和学校一样“结果导向”,你需要肯定孩子努力的价值,强调他的付出,而不是总要横向攀比,这会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到:“我也是可以的。”
大道理都懂,可平心而论,有几个家长真正做到了?考99分还被打击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两年前“儿子考7分爸爸放烟花庆祝”的故事才成了“新闻”。
那样的爸爸太少了,所以到现在还印象深刻。
孩子以前成绩不好,经常考零分,得知孩子这次考了7分,周爸爸非但没生气,还开车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庆祝儿子有进步。根据周爸爸介绍,受激励的孩子后来学习劲头可大了,自己激励自己,再考试能考到57分了。
当然,Harter同时也指出,让孩子“觉得”能学好,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是让孩子追求本身能力就能达到的最高极限。这并不是要让他们对不切实际的目标也充满自信,否则就成了“盲目自信”了。
3、出成绩的时候,“情绪氛围”搞起来
除了“内化”动机,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以外,每一次对于结果反馈时候的情绪氛围,也能影响他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Harter的研究发现,在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后,如果情绪氛围是骄傲、高兴、兴奋、感激、释然的话,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地判断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失败后,周遭的情绪氛围是侮辱感、委屈、自责的,就会大幅度打击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判断。
所以,在这里也想提醒各位做了小学生家长的常粉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面对孩子的分数时,即使不理想,也不要过多指责甚至辱骂,学习7分爸爸的态度,我们一起呵护孩子“我觉得我可以”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