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院,先后培育出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更为难得的是,这4个团队集聚在同一个学科领域,放眼全国只此一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获批,意味着国家对该科研团队强劲实力的认可,代表其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极高的含金量。
凭借着强大的科研团队,9项国家科技大奖被收入囊中,不断刷新着学院、学校,乃至整个学科的记录。
这便是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学科底蕴和发展实力,立足当下,这里建设着东北大学“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全面实施智能转型战略;展望未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为“国际一流的学科高地、国家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服务工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发展目标不懈努力。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北大学“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学院,学科在2002年、2006年、2012年开展的3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1次第一、2次第二,201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多个学科建设基地,4个创新群体、10余支创新团队,在国内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可谓王牌”。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控制学科前沿,聚焦标志性学术方向,瞄准流程工业智能化高效化发展趋势,推进相关学科融通发展,引领学校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带动计算机科学、材料学学科快速向ESI全球排名前1‰迈进,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信息领域评估中排名第1,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的原创性理论与方法”并被写入国际自控联(IFAC)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白皮书,在世界一流建设进程中昂首走在前列。
全国首批开设人工智能、工业智能的学院
从控制领域的“霸主”、强势学科的“先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面对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的崭新时代,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把握机遇、顺势而行,
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35家开办人工智能专业的学院之一,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开办工业智能专业的学院。
学院全面实施“智能化”转型,建立涵盖无人驾驶、智能电网、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基层组织;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中增设人工智能领域,依托人工智能、工业智能新建专业,加速“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态势,具有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控制领域发展的强大实力。
以第一完成单位9次斩获国家三大奖
在东北大学的近百年发展历程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就是一面旗帜,它始终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参与和推动着学校的改革发展,学院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研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技术创新、服务战略、特色发展方面硕果累累,在聚焦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上迎难而上……
2016年以来,学院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而在今年公布的国家三大奖初评结果中,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评通过的“闪亮”表现再次印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强劲实力!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在海洋管道安全检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连续测温理论方法与传感器、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控制、配电网故障诊断与定位技术、智能医疗、嵌入式实时系统等多方面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技术产品研发,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高端人才师资队伍发挥强势引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师云集、学者荟萃,拥有一支院士领衔、高端人才引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以人才引领事业。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立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一直坚持“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的理念,以文化凝练全体师生员工、构建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力聚集人才、重视人才、培育人才,坚持“唯水平”论的人才评价标准,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全新历史时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坚信“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就会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此时此刻学院向全世界召唤,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我们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期待与优秀人才一起逐梦一流!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构设置及招聘研究方向
一览表
引进(补充)师资范围及条件
相关待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引进(补充)人才情况,提供对比国内同等水平高校,具有相当优势竞争力的工作和生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