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未来的成年人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和义务,能够接受变革以及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智力和文化方面的冒险活动,能够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理论学说的迅速变化。 ------朗格朗
教育大计,关乎国本。从古到今,教育问题一直都为人们所重视。古有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有小平同志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而说起教育,自然离不开学校。从孔子办私学到现如今的各种各样的大学,这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而此次院系大调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高校改革的序幕即将拉开
其实,从清政府时期开始,统治者就萌发出要在教育上改革的念头,不然也不会由清政府出钱资助一些孩子从小就前往法国留学,孩子中最著名的就有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只是最终由于清政府内部太过于腐败,教育强国的目的最终难以达成。
清政府被推翻以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始大范围的效仿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民国政府也不惜重金开设多所综合性大学。
民国时期,这些大学培养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国的进步,可惜的是,民国时期开办的大学多是综合性的大学,进而导致毕业的学生学得"杂而不精"。
新中国强国之所需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向世界宣布成立,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欧美国家并不承认新中国,他们对新中国实行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
在这样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必须得有自己的科学家,由此,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等学校的改革迫在眉睫。
在当时,苏联是唯一愿意承认中国合法性的国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一直把苏联当成老大哥般的存在,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会去模仿苏联,相应地,为了尽快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中国在1952年要进行全国院系大调整,就是对苏联重新改革大学院系分配的效仿。
院系改革之风吹遍全国
1951年,经过了小范围的试验之后,中共中央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宣布了拟定的全国院系大调整的初步方案,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
1952年秋天,中共中央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先行对北京八所高校进行改革,随即,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高校院系调整工作,并于第二年基本结束。
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经过调整,全国高校由原来的210所下调为181所,共减少了29所,其中,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中山大学被称为1952年高校改革的"五大母校"。
从总体来看,经过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之后,工程类、师范类以及农林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大为增强,使得工科类的院校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发展中急需一大批经济建设中的专门科技人才的问题,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新中国专门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
高等学校改革的"后遗症"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目的在于对综合性大学进行拆分,剥离出国家建设急需的工科类专业,并由此建成新的工科类大学,这样的做法确实当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却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1.实力招生双下滑
不少学校在经过工科类专业的"被剥离"之后,学校实力大为下降,进而导致招生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而这些学校大多都是一些比较出名的大学。
具体来说,这次调整让哪些学校元气大伤呢?以南京大学为例,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前,一共设立有文、理、工、农、医以及师范等七个专业,经过调整之后,仅仅只剩下了工学院的一个电力机器专业,备受打击。
甚至这些学校在经过调整之后,学校的不同院校的传承被阻断,对于学校历史的发展破坏极大。
2.其他人才的断层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改革调整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大力培养专业类的工科型人才,由此便忽略了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文学专业人才的断层,甚至给人们造成一种国家"重理轻文"的印象,这种观念在现在对于高中学生文理的选择仍然有着影响。
3.综合性大学再难恢复
后来国家也开始慢慢地意识到不能只是一味地注重工科类专业,于是也逐渐推出一些恢复综合性大学的方针政策,但是不少大学在经过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改革之后出现了一蹶不振的现象,很难从改革中缓过来,不久之后就慢慢停学修整了。
对于那些恢复过来的高等学校,虽然国家呼吁调整理工科和人文类学科的占比,但是迟迟无法得到落实。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也渐渐意识到,国家的繁荣兴盛依靠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绝对不是缺少什么人才就只培养什么人才,这样可能会短暂的解决燃眉之急,可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长远且持久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走了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条死路走到底,很庆幸,我们的国家可以坚持正确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兴国,这条道路必将充满坎坷,但我们始终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