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是“隔辈亲”,孙子和外孙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么不一样呢?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里,这孙子和外孙还真是有着不小的小差别呢。
·外孙是“狗”,吃了就走
布丁是王爷爷姑娘家的孩子,也就是王爷爷的外孙;
坤宝是王爷爷儿子家的孩子,也就是王爷爷的孙子。
布丁和坤宝两个姑舅小兄弟,没事的时候两个人都喜欢回到爷爷/姥爷乡下的小院子玩耍。
坤宝回来后,爷爷总是喜笑颜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部拿出来,坤宝说想吃猪蹄,爷爷二话不说带着坤宝就到超市买了两个大猪蹄,同时还买回来好多零食和玩具。
布丁回来后,虽然姥爷也是很高兴,但是却悄悄的把坤宝剩下的零食藏了起来,布丁姥姥看到家里的好吃的都没有了,便让布丁姥爷再去超市买一些回来,顺便也给布丁买个猪蹄回来吃。哪知布丁姥爷再三推脱,直到布丁要回自己家了,这个猪蹄也还是没有买回来。
暑假的时候,布丁和坤宝一起相约回到了爷爷的小院子一起过暑假。坤宝想吃什么想要什么,爷爷总是赶忙为坤宝买回来,而且买回来后的东西更是先紧着坤宝吃,剩下的才给布丁吃。而布丁想买零食时,爷爷总会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不买,而且只要是两个孩子争抢玩具,爷爷总会上前偏袒着坤宝,还斥责布丁不懂事,应该让哥哥先玩,他排队。
吃饭时,爷爷总是把好吃的全部夹到坤宝碗里,奶奶看着布丁空空的碗里有些不高兴,一边为布丁夹好吃的一边抱怨爷爷“偏心”,而爷爷还是不以为然地说: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只有孙子才是我们自己家的人。这句话也悄悄地让布丁记了下来。
假期快结束时,两个孩子都要回到自己家了,爷爷还偷偷给坤宝装了零花钱,让坤宝回家后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还嘱咐坤宝说:不够就跟爷爷说,爷爷再给你。而在一旁的布丁却什么都没有。
假期结束后回到家的布丁总是跟妈妈说姥姥给他买了什么玩具,做了什么好吃的,对于姥爷一句也没提,当时布丁妈妈也没有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布丁妈妈要带着布丁回姥爷家时,布丁说什么都不愿意,问道原因后布丁才说:姥爷说我是“狗”,吃了就走,好吃的和好玩的也都是先给弟弟,姥爷还偷偷给了弟弟零花钱,而我什么都没有,姥爷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我讨厌姥爷,才不要会他们家呢!
听完布丁的话,布丁妈妈整个人都懵了,根本没想到原来这个姥爷这么“偏心”,于是便回家和爸爸理论。哪知爸爸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就说外孙靠不住吧,吃着我的喝着我的,还会告我状了。”说完后又接着说:“本来就是,他姓刘又不是我们王家的人,是他们老刘家的人,坤宝才是我王家的人,我对坤宝好点不应该吗?”
布丁妈妈听到这样的话是从自己亲爸嘴里说出来的,一时间更是气愤,扭头就走了。奶奶生气的说爷爷“不公平”,一碗水就应该端平,哪知王爷爷依然不知“回改”,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像王爷爷这样的“偏心”老人也并不是少数个别现象。
·自己家的孙子,别人家的外孙
对于老人来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连姑娘都成别人家的了,何况是外孙呢?所以偏袒一下孙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血脉相连
在老人眼里,孙子的身体里流着是自己的血,而外孙身体里流着的是别人的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是孙子跟自己更亲一点。·延续“香火”
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子嗣绵延,只有孙子才是为自己延续“香火”自家人,而外孙延续的都是别人家的“香火”。
其实说到底,老人的这点“小心思”还都是传统的“保守”思想所导致的,但是老人不会知道,虽然在他们眼里“区别对待”是理所应当,但是在孩子们眼里,却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儿女不和
虽然“偏袒”行为是老人自己的做法,但是作为儿女或多或少心里也会有些不痛快,长期以往的过度“偏袒”,只会让儿女们心生芥蒂,有可能还会因此而导致儿女之间关系不和。
·兄弟不睦
同为老人的孙子和外孙,却接受着不同的对待,在两个孩子心理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孙子总是处处受偏袒,所以做事情也会霸道蛮横一些;而外孙总是被冷落,自然也会对哥哥/弟弟心生不满,长期以往只会破坏兄弟之间的感情。·子孙不孝
对于外孙来说,长期处于被区别对待的那个,自然觉得姥爷不“亲”自己,所以与姥爷的感情也不会太深厚;而对于孙子来说,从小被爷爷宠爱有加,更容易产生理所应当的心理,不会对爷爷的付出心怀感恩。结语
其实作为老人,难免有时会做出“偏袒”的事情,但是如果长期“偏袒”或者“偏袒”过于明显,只会影响家庭的和睦。
现在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基本都是独生子,从小被家里老人“区别对待”很容易让姑舅兄弟心生不睦,反而失去了一个最亲近的家人。
所以,作为被“偏袒”的子女来说,也一定要劝解老人公平对待,自己更不能被“偏袒”而骄横无理;做为老人尽可能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家庭和睦、子孙友爱,更是可以享受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的晚年生活。
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
#你有被老人“区别对待”过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关注我,不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