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
(文章重点我们给你划出来了)
李志宏教授认为,要加强内部质保体系建设,首先需了解近几年通过院校评估发现的共性问题。主要是七个方面:学校质保体系没有充分体现新时代本专科教育的新理念;质保体系的主体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的质保体系建设较为薄弱;质量标准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系统性、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不健全,利用信息化进行常态监测不够;把质量监控体系等同于质保体系;质量监控助推持续改进的效果不够,“质量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不到位;先进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
每个学校的内部质保体系都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符合校情、各有特点的,但是质保体系建设有五个共性规律需要关注:目标和标准制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政策保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基础;过程管理是质保体系的重点;系统、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是质保体系的关键;反馈、调节、改进是质保体系的落脚点。
高校内部质保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的发展也遵循PDCA循环,在计划、执行、调节、改进中不断完善上升。
近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宏教授到麦可思作了专场讲座,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评估中呈现的共性问题等,详细阐述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保证)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本文整理自李教授此次讲座,与读者共享。
从高校评估中我们发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共识,我用四句话来概括一下:“大学之道教学为本,落实在专业上;教育之道教师为本,落实教师的主体责任;教学之道师生互动为本,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质量之道产出为本,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结合这些问题我谈一下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保证)体系建设的认识。请大家指正。
质保体系的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是核心
质保体系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要将高校根本任务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囯大学,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这些都告诉我们,质保体系的建设和评价制度的设计必须紧紧服务于高校最本质的也是最核心的职能,即人才培养工作。
本专科教育发展趋势引导质保体系建设方向
内部质保体系建设需要契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例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即“新时代高教4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本科教育的“新时代高教40条”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四点最为关键:一是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专业建设,打造专业组群发展,对接中高端产业需求;二是着力推动课程内容更新,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融入到教材体系和课程之中,不断推陈出新;三是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四是着力建好质量文化,做好质量标准,完善评估制度。另外,教育部强调高校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取消清考制度,严把人才培养出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高校要探索辅修专业、双学位等。在师资保障方面,高校需要改革评聘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助教等。
“职教本科”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体现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目前教育部批准设立了22所职业大学,率先开展职教本科教育,还有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在筹划开设职教本科专业,优质的“双高”校也有可能申请创办职教本科专业。在“职教20条”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1+X证书制度。X证书由教育部主导制定,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将会与人社部制定的职业技能证书(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对接并实质等效。通过1+X制度,国家希望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书证融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一次学习能获得两个证书,避免重复学习和培训。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正在进行中,教育部正在制(修)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中职和高职,去年颁布了347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今年底还将颁布200个左右。在本科教育领域,国家发布了92个专业类共计587个专业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引导学校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将来专业评估也会以专业标准为基本依据,囯家教学标准也是学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一制度总体效果很好,督促高校大力建设内部质保体系。我个人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提升这项工作水平,今后可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各省推进不平衡,缺少专门机构来研究推动;其次,诊改制度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学校分类指导不够。在本科院校评估制度中,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老大学的审核评估,各类学科的三级专业认证,还有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年度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等,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有些经验也值得职业教育参考借鉴。以上这些发展趋势都是质保体系建设需要关注的内容,引导质保体系建设方向。
外部质保体系推动内部质保体系建设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质保体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条线。外部体系通常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主导的对高校教育教学进行监督、评估、问责和协助的制度化活动,主要方式有院校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单项评估、综合排行或多维排名等。评估模式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认证、分等、审核和绩效。内部质保体系则主要由高校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自主构建,形式可多样,但需衔接外部体系,同时遵循质保体系建设的五条共性规律。
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大概有七方面趋势:
外部质保体系引导内部质保体系建设;
注重评估灵活性、分类评价和排名;
关注对质量保障与评价机构的元评估;
关注形成性评价,加强评估可追踪性(回访机制);
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主体,平衡问责与改进;
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通过范式变革形成质量文化。
结合我们国内实际,我认为周期性的院校教学工作评估会持续做下去,这主要是解决“质量第一公里”的问题,即学校层面的问题。专业认证与院校评估相辅相成,能解决“质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落实到每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上。除了本科领域外,我认为专业认证这种范式在高职院校将来也会探索实施,用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范式来推动专业建设。今后,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将得到培育,例如,教育部批准了若干有资格开展师范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构,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并对其进行资质认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评估和认证的可追踪性是重点,开展形成性评价,以体现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方案设计目前都增加了回访制度。
总体来看,本科院校的外部评估体系建设起步早,现在已经比较全面、细致、成熟,在囯际上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度,职业院校的外部评估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无论外部评估制度如何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高校建好内部质保体系,学校的工作重心首先应关注内部质保体系的建设及有效运行。
内部质保体系的共性问题
要加强内部质保体系建设,首先了解近几年通过院校评估发现的共性问题。主要是七个方面:
第一,学校质保体系没有充分体现新时代本专科教育的新理念。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教育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等现代教育理念在质保体系建设中体现得不够。
第二,质保体系的主体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的质保体系建设较为薄弱。
第三,质量标准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些高校把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质量标准,这是有偏差的,标准应当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机构不健全包括校院两级督导队伍不足和学校缺乏独立设置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机构。从本专科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今后质量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而且管办评分离也应体现在大学治理中,学校最好设有独立机构负责质量管理。大家公认同济大学质保体系做得非常好,该校质量管理处有11个编制。
第四,系统性、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不健全,利用信息化进行常态监测不够。系统性即高校需要进行的评估内容要考虑周全,例如院系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学生跟踪评价、教师评价、专项评估等,囊括到内部质保体系中,周期性即定期开展,例如以半年、一年或若干年为周期,进行自我评估。
第五,把质量监控体系等同于质保体系。监控体系只是质保体系的一部分,一些学校将二者混为一谈。
第六,质量监控助推持续改进的效果不够,“质量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不到位。
第七,先进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责的追求卓越的意识还没有内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
内部质保体系建设思路
应该说,每个学校的内部质保体系都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符合校情、各有特点的,但是质保体系建设有五个共性规律需要关注:目标和标准制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政策保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基础;过程管理是质保体系的重点;系统、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是质保体系的关键;反馈、调节、改进是质保体系的落脚点。
展开分析以上五条共性规律。
首先,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就是目标,不同的质量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需要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根据这些关键控制点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有机联系和制衡机制。例如毕业设计,“认真”“负责”这样的要求是不好操作的,需要明确指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多少,开题指导、中期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何处理,成绩如何科学评定,成绩分布如何要求等。前面强调了标准不等于规章制度。什么是标准呢?教育部文件中定义的教育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教育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地方和行业企业标准以及高校自己制定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其要求不得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
其次,条件和政策保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基础。即教师、经费、场地、设施、信息化建设以及激励教师用心从事教学工作的政策,都对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质量的基础。这也说明了监控体系不等于质保体系。
再次,过程管理是质保体系的重点。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目标管理不能简单替代过程管理。规范管理的依据是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上能看出学校的管理水平。目前许多学校在规章制度建设上存在三个问题:系统性、科学性不够;规范有余,激励不足;建章易,落实难。例如许多学校规章制度只强调规范管理,而在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内在积极性方面的制度太少,表彰激励的内容太少。教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事业,呼唤教师去创造,高等教育强调内涵发展,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多数师生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系统性、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是质保体系的关键。这包括定期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实践教学评估等专项评估。在此期间,高校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各二级学院和职能单位办学水平绩效评价,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作用,并依据自我评估和状态数据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健全系统的自我评估制度,体现高校自律、自查、自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厦门大学在这方面为全国高校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第五,质保体系的落脚点是反馈、调节和改进。改进工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初衷,也是质保体系的落脚点。为此,校院两级应有充足的督导队伍,既督又导,既督教督学,又督管;同行和专家评价应覆盖所有教师;同时,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与联系,关注“质量最后一公里”(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管)的落实。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不单单是二级学院或者专业的事情,制度设计、工作量计算、场地提供、资源后勤等各环节需要教务处、人事处、后勤处等部门通力合作,全员全过程参与。
总体来说,内部质保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可分解、可操作的闭环操作流程。本质是整合内部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成能够在教学质量上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高校内部质保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的发展也遵循PDCA循环,在计划、执行、调节、改进中不断完善上升。
注:本文整理自李志宏教授讲座录音,有删减。
来源 | 麦可思研究
编辑 | 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