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个全职妈妈变成了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Ad

戴上耳机,边唱歌边做饭,是我在2020年的无奈中养成的习惯。而客厅里,爸爸在悄悄地和女儿说:“小心啦,妈妈做饭又做烦了,别惹她。”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之间,把所有人的生活与活动全部局限在了“家”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当每晚的家人小聚突然变成了7x24无间断式亲密接触,家,已不再是那个仅仅用来满足我们生活需求的避风港,而逐渐成为了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家庭成员之间支撑彼此情感需求的唯一场所。

文/Beth编/Daisy图/Unsplash

个人:生活中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平时职场人工作日的朝九晚五是我的“休闲”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享受一段独处不被打扰的时光。

然而2020,全职妈妈变成了全职主妇。守着上网课的女儿和在家办公的先生,不用描述,大家都知道扮演好这个角色有多繁忙。光是满足三口之家的一日三餐需求,就是个不小的工程。

当朋友圈被想出门逛街、想要下馆子的呼声刷屏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全职主妇只想少做几顿饭,想有点空余时间、有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卸下角色,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一会儿自己。

心理崩溃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

先生是个活得轰轰烈烈的人。疫情伊始,大家都宅在家里不敢出门时,他却义无反顾地戴上口罩,坚持要出门会友。其实,就像我缺了独处心里会崩溃一样,没有了精彩的生活,他的日子也是暗淡无光的。

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是什么。

理解了他的需求,我便不再一味地阻拦他出门。偶尔为之,做好防护便是了。但是我会合理地表达我的担忧与关心。

看到了我为一日三餐抓狂,先生也格外体贴,主动提出多吃几包方便面也无妨。还会开开玩笑,调节一下被我搞得不太轻松的家庭气氛。

情绪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你越是试图压制它、否定它,它越如决堤之水。你若对它表示出一点点和善的理解与接纳,它便如一阵春风,轻柔地拂面而过。

家庭:学会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4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疫情制造出的焦虑与一地鸡毛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突然间,人们失去了工作、社交,只有家庭的角色被急剧放大,家庭成为了人们在特殊时期所有情绪的承载者”。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下,后疫情时代的离婚率同比剧增。”

7x24之下的家庭关系当真这样脆弱吗?

当双方对疫情的紧张与焦虑程度存在差异时,矛盾便出现了;

当家庭中的家务分担不均时,埋怨与不满便出现了;

当两个没有了往日正常的工作与社交生活、心里的气儿都不太顺的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时,摩擦便出现了。

其实,不是家庭关系脆弱,而是以往的生活中,家庭中的互动与交流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换句话说,很多人都不曾很认真地、全心全意地生活过。

有了矛盾、看对方不顺眼了,可以出门逛个街、找哥们喝个小酒,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躲避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来得更容易。而现在,每个人都被束缚在“家”这个小空间里,无处可逃。

于是,本来早晚才相见,相安无事的两个人,心里便很容易对对方生出种种不满——“你怎么就不能……”或者“都是因为你……”,产生了带有情绪的想法,把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对方。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互相指责。克里斯托弗·孟在《亲密关系》里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不能客观地观察到这种情绪心理,家庭危机便是早晚的事了。

被《时代周刊》称为这个时代最激励人心的导师拜伦·凯蒂在她的《一念之转》一书中这样写道:“生活中,不论是沮丧、消沉、痛苦或恐惧,都是一份礼物,它们在说:‘请看一看你现在的想法,你正生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 。”

同样的,在谈及智慧时,佛教也强调实相,就是指在不受文化、社会、教育或个人顾忌所干扰的情况下看待事物,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在此次疫情中产生了摩擦,经历了情绪上的困难,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是,在2020这一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学着去看待真相,不被自己的想法蒙蔽。

《亲密关系》一书里有这样的一段描述,特别发人深思:“亲密关系的相处中,当你有不好的感觉时,那其实不是对方给你的,那些感受已经在你的心底了。”

疫情看似给我们的生活制造了些许的困难与麻烦,对真正努力想去经营好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些困难都是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不再带着各种情绪去生活、去面对自己的伴侣与家人。

说真的,当逐渐学着去抛弃那些不真实的想法时(比如,我每天做饭很不开心,都是因为他不肯帮忙分担),和家人的相处慢慢变得越来越轻松了。在家这个空间里,没有什么对与错。当你更加宽容(对别人,也对自己),凡事不再把别人当作指责的对象,不再由着自己的脑袋胡乱指挥自己的想法时,变化就悄然发生了。

就像卡尔·荣格所说:“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问题”

教育:不要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当我们说,家庭是人们在特殊时期所有情绪的承载场所时,情绪的拥有者也包括孩子。

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宅在家里久了,变得越来越慵懒;原本积极向学的孩子,对作业开始有一搭无一搭;原本开开心心的孩子,某一天突然会告诉你,他想哭。

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突发社会性事件,从学习到生活,对他们来说,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说得清楚自己的感受吗?他们能预见这样的环境变化会给他们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他们能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吗?答案当然全部是no。

可是疫情伊始,作为家长,我却没有意识到这些。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网课的课程效率如何;孩子是否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作业时间;他每天是否为自己安排了活动筋骨的时间;是否坚持每天阅读;是不是该给他再报个网课......

渐渐的,孩子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他更愿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慢悠悠地完成作业,挂在网上和朋友聊天,偶尔打打游戏。耳边充斥着家长的苦口婆心——别看太多屏幕,对眼睛不好;写完作业了吗?该去看会儿书了......

直到自己有一天终于被宅家宅久了的那种寂寞与无聊压倒、开始抓狂时,才突然体会到孩子的不易。作为家长,我们没有能够体谅他们,甚至都没有看到他们的无聊与不适应。当我们拿更多的手机时间来打发无聊感时,我们却在向孩子提出更高、更多的学习要求。

家长们这是在把自己的焦虑感转嫁给孩子。

西方教育里特别提倡关注孩子的Well-being指的是孩子整体的幸福、健康与快乐,突出的是“整体”的概念,包括身体、情绪和心理三个方面。

疫情环境下,当家长们的眼里依然只有学习时,当孩子们因无法出门而释放不了身体里多余的能量时,当孩子们没办法通过正常社交互动和同龄人流动情绪时,当孩子们不得不承担来自家长的焦虑时,他们的心理层面面临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的家庭中,2020年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前半年对孩子的Well-being的忽视。看着他一天天消沉下去,我也曾十分焦虑。

我看到自己总是忍不住去干预、控制他,谁让我们全天候的近距离接触在一起;我感觉到了自己对他的过分要求,网课的知识摄入量变少了,你就需要额外去补;我居然一直不明白,疫情给了我难得的陪孩子玩耍、锻炼的机会,平时他才不需要我呢。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我终于知道了我更应该去关注什么、暂时放掉什么。

疫情虽然限制了我们的活动空间,但是束缚不住我们的思想、感知力和同理心,让我在这段日子里可以更多地学着去体谅家人、观察自己,更多的去复盘思考。

这应该是自己在2020年最大的收获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