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闺蜜跟我吐槽:最近这段时间宝贝女儿开始喜欢上啃手了,好不容易才给她纠正过来,这不,又开始撕东西,抓到啥就撕啥,弄得家里到处都是碎纸屑。
其实,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家里的小宝宝只要一出现怪异行为的时候,就开始各种担心和焦虑:这样做太不好了、怎么才能抓紧给他纠正过来呢?
然而,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会有越来越多的变化。有一些大人看着“不好、不卫生、不健康”的动作状态,恰恰是他们正在健康发育、逐渐成长、智力提升的一种或表现,所以宝爸宝妈们不用着急去纠正的哈~
所以,如果你家里的小宝宝出现了以下五种行为,就是说明他/她正在努力长大、变得聪明伶俐呢,宝爸宝妈们就开心吧~
1、吃自己的小手手
其实,全世界的小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吃手手!然而,几乎所有的家长在看到自家宝宝吃手手的时候,都要去纠正,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不要吃手手。
爸妈不知道的是,宝宝爱吃自己的手正是他们大脑发育的一种表现。
因为,小宝宝全身各种感觉器官之中,最先发育完成的就是嘴巴和舌头,所以小宝宝就会用嘴巴和舌头去感受自己身边事物的状态。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吃手手的行为可以让他们在“口欲期”这个阶段得到很大的满足,他们会很自主的把手放进嘴里,这是需要很多感觉刺激信息的输入,同时他们的吮吸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宝宝通过吃手手的行为,还可以对自己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这个也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以,只要小宝宝不是过度吃手(把手指咬破、脱皮),家长完全是不需要纠正的。
2、撕卫生纸、扔东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宝宝手部的动作越复杂,也就证明了她的精细动作能力越高,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扔东西和撕卫生纸都是在证明:宝宝的运动技能在不断提升。
撕卫生纸需要宝宝控制自己手部的动作,锻炼宝宝小肌肉群和协调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宝宝很难做到这样的动作。
同时,扔东西可以促进宝宝智力发展。
宝宝在仍东西的过程中开始认知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以此逐步认识这个世界,比如他在扔东西的时候会发现:圆圆的东西扔出去还会继续往前滚动;有的东西可以仍很远,有的却不能。
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扔东西、撕卫生纸、摔物品等“恶作剧”行为会越来越显著。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告诉他哪些是可以扔的,哪些是不能随便扔的;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种“坏毛病”,就直接去阻止和纠正小宝宝哦!
3、认生/怕人
宝宝在6~12个月的时候,会表现出特别粘人的状态,尤其是对爸爸妈妈和长期照顾自己的亲人,而对于不太熟悉的人,会表现出害羞和不喜欢,甚至讨厌。其实,出现怕生是完全正常的行为。
宝宝从不能区分所有人,到可以逐渐分清楚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并且对于陌生人产生躲避和警觉、抗拒的状态,这表示宝宝的成长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家长要给一些宝宝时间和引导,让他慢慢接触陌生人,放下戒心。但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胆小、害羞、怕人等标签,也不要强迫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
4.不愿意分享(小气鬼行为)
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有的小宝宝会说:“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
估计自家有宝宝的肯定都听过这样的话。
其实,小宝宝在18个月左右就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可以分清你和我之间的概念了。所以这个时期的他们开始喜欢把东西紧紧地“守护”着,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上去他们总是那么霸道地把东西占为己有,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我意识尤为重要,这更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作为家长,在这段时期里,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物权意识,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而不是强迫他去分享。
比如:可以教给他们轮流交换的方法:
同一个玩具,两个人轮流玩;或者让宝宝和另一个小朋友交换玩具玩耍,然后再交换回来。让孩子懂得,分享玩具并不会失去玩具,反而还可以玩到别人的玩具。
当他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就会越来越愿意去跟人分享了。
5.开始学会了“撒谎”
宝宝在两岁左右就会“撒谎”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出现撒谎的行为,这说明他们已经可以根据人们的心理状态做出判断和推测,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宝宝可能会主动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出现撒谎行为。
孩子懂得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撒谎”是宝宝思维能力的一种进步。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撒谎“的坏行为,就给他贴上“不诚信、坏孩子”的标签,而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和创造力。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改正。
宝宝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怪行为“,家长要做的不是第一时间阻止他们,而是先要去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孩子去探索属于这个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