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条辅食误区太常见,当心孩子营养不良

作为家长,在宝宝辅食喂养阶段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走入了喂养误区,从而导致孩子生长发育方面受阻。

其实从各平台都有收到家长关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咨询,有些宝宝看起来聪明健康,就是身高体重不太理想.....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家长的喂养存在一定问题。

今天贴心的蓝蓝整理了一些比较常见的辅食喂养误区,希望帮助妈妈们避开这些不靠谱的育儿经。

误区一:多吃饭,才能长高长肉

经常看到一些宝宝的碗中三分之二碗是饭,只有少量的菜,。因为妈妈们认为多吃主食才能吃饱、鸡蛋营养价值是最高的,所以每天只吃这两样就够了!

多吃主食确实更耐饱、鸡蛋也非常营养,但只靠这两种食物是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营养。长此以往,还会引起发育不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从4~6月龄开始,宝宝就要逐步添加各种辅食、肉禽鱼、谷物类、蔬菜水果等。

主食吃多少?宝宝两个拳头大小的量就能满足一天的需求。

蛋白质吃多少?肉类、鱼类、鸡蛋、奶制品、豆类等蛋白质类食物,宝宝每餐的摄入量为一个拳心大小,注意量应与掌心的大小及厚度相当。

所以,碳水化合物(大米提供)只能维持温饱,但长高长肉的营养需靠各类肉奶蛋禽及果蔬提供!

误区二:自制米粉纯天然,吃着更放心

因为担心各种添加剂以及食品不合格,一些家长选择自己做米粉给宝宝吃。

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美国儿科协会均建议,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应为富含铁的谷物辅助食品,如强化铁的婴幼儿米粉(因为6个月后宝宝从母体带来的铁已经消耗殆尽,加上生长发育过快,血容量扩张也随之增快,对铁的需要量也在逐渐增加)。

市售配方米粉除了铁元素,还含有其它营养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自制米粉成分过于单一,且容易上火,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良!

误区三:断奶=戒掉奶粉/母乳,不用关注奶量

在一些传统的观念里:“断奶就相当于宝宝不用再喝奶粉/母乳了,吃辅食/饭即可”,其实这种认知大错特错。

3岁以前孩子的脾胃、肠道等消化系统还很稚嫩,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是需要通过奶制品来摄入大量的钙、铁、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为宝宝的健康打下基础。

1岁以内的宝宝,家长一般不会忽视奶量的摄入;1岁以后,尤其是断奶后,家长就不那么关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13~24个月的孩子,每天奶量应维持在500ml左右;2~6岁的孩子,每天摄入300~400ml奶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误区四:没有长牙只能吃糊状食物

其实,宝宝虽没长牙,但是有坚硬的牙床,也是可以“嚼碎”食物的。

所以除了吃米粉,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手指食物

6~8个月时,给宝宝准备看起来成型,但用手指一捏就烂的食物。如南瓜、土豆、香蕉条;

8~10个月,可以加入蒸熟的鱼肉、胡萝卜等食材,不是一捏就烂,有一定的弹性;

10~12个月,宝宝有了初步的咀嚼动作,手指食物可以有一些纤维,比如红薯、西蓝花等蔬菜。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给宝宝吃糊状食物,会让宝宝丧失咀嚼能力,对以后吃饭、说话等都会影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上4个辅食喂养误区,你中招了吗?或者你曾经在辅食喂养上踩过哪些坑,留言区告诉蓝蓝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