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娃娃成为大学外聘人才,爸爸神操作,害己也害子

浙江省基础教育水平特别高,省内的高层次大学却不多,满打满算只有浙江大学这么一所985、211大学。省内的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进入双一流,算是浙江的“安慰奖”。

在双一流评选当中,浙江最“失望”的一所大学就是浙江工业大学。这所大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浙江省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的大学,却未能在双一流评选中取得好成绩。于是,它下大力气开始建设学科,摩拳擦掌准备在第二次双一流评选中拼一把。

可就在它努力前行的时候,学校内部却出了问题。这个“拖后腿”的人,叫做陈贤鸿。

陈贤鸿是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中心原主任助理兼办公室主任。10月21日,他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

在很多人心里,大学是象牙塔,大学的环境相对纯洁,大学里的教授和工作人员心思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但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每一位教授都为学生着想,并不是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不会把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

2016年,陈贤鸿将他的父母、妻子和小姨子,甚至儿子(年仅三岁)伪造成浙江工业大学的外聘人员,从而把全家外出旅行的费用,共计10.6万元进行报销。而这10.6万元,让他开始尝到了“甜头”。

此后,他的眼睛就盯上了学校的学生。他拿到44名学生的资料,并且虚构了这些学生为他所供职的膜水中心提供劳务的材料,以中心的名义向这些学生发放劳务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们收到劳务费之后,扣除一部分“手续费”,再按照他的要求把绝大多数金额返还,就这么一出一进,陈贤鸿拿到了26.7万元。

2018年到2019年之间,陈贤鸿还多次虚构校内外人员的劳务材料,采用同样方式套取劳务费。到东窗事发之时,他已经非法占有公款超过200万。

此外,他还多次借膜水中心采购的机会接受贿赂,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4.58万元、美元1万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陈贤鸿的一番神操作,本想在不知不觉间捞些实惠,却实实在在地坑害了学校和家庭。对学校来说,在冲击双一流的路上,任何负面新闻都不愿看到。对家庭来说,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仅让家人蒙羞,他自己也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缺席”了。不知道在孩子睁着大眼问妈妈“爸爸去哪儿了?”的时候,他的妈妈会如何回答。

对孩子的教育,千万句道理不如言传身教。想要让孩子长大后成为大写的“人”,为人父母者必须自我成长、做好榜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陈贤鸿的陈述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自己虽然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收入也不少。但是比起教授们动辄上千万的科研经费来说,还是觉得自己赚得太少了。

我想说,科研经费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科研成果是可以造福祖国,服务人民的。科研经费怎么能拿来与自己的收入对比呢?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逻辑就这么混乱吗?还是他亲眼见过有人把经费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理工科的科研项目动辄上千万,这些科研经费应该严格监管,确保它们被用在该用的地方,你说对吗?你认为陈贤鸿被判5年,罚30万的判决轻不轻?来评论区聊聊吧。

为你带来教育观点,帮你规划升学路径。点击头像关注我,精彩不容错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