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1559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山东大学总计70门课程在列,被认定课程总数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量位居第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数量并列第二,2019年新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量位居第三。
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山东大学被认定的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国际贸易学、神韵诗研究、高等数学—微积分(1)(2)、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医学细胞生物学、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大学生性健康修养、系统解剖学、医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上篇)、音乐导聆、人人爱设计、数学竞赛选讲、生物信息学、辐射与防护、设计创意生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趣味生物学实验、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急诊医学、皮肤与美容-医学专家如是说、诊断学、呼吸系统疾病、皮肤性病学、口腔正畸学、循证护理与知识转化。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与修复实验、超高速切削加工虚拟仿真实验、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发布交互式演练、人类骨骼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动物斑马鱼养殖和显微操作技术、膜片钳技术探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虚拟仿真实验、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虚拟仿真实验。
线下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英语应用文写作、数字传播技术与应用、考古学导论、物理化学、分子模拟实验、流体力学II、数据库系统、流行病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贸易学、大众传播学、高等数学(2)、医学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KAPI)、电磁学、计算思维、局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工业设计史。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特色)、中国城乡社会调查实践、大学生双创社会实践。
线上一流课程即大家俗称的“精品慕课”,这类课程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
线下一流课程强调改革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鼓励全国各类高校教师广泛参与,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校内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做实验”和“虚拟做真实验”,解决了高校实验教学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难问题。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据悉,通过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须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继续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持续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助推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
11月3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通知称,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高等学校申报推荐,并经专家评议与公示,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1559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记者注意到,10月30日教育部官网曾发布《关于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此次公布的名单与上次的公示名单相比,线上一流课程增加了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增加了原2017年、2018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线下一流课程减少一门。
此次教育部公布的5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按第一建设单位统计(一门课程有多个主要建设单位的,按第一建设单位统计),清华大学总计170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所有高校中最多;北京大学紧随其后,被认定102门;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被认定课程数为60及以上。
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在50门及以上的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相关阅读】
山大这70门课程入选“一流”
山东大学被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总数是70门。
2019年刚刚评上的这一波,一共是44门:
2018年一共是4门:
2017年,共17门:
此前5个虚拟仿真项目入选: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首批共认定国家虚拟仿真项目105个。山大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主持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与修复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成功入选。
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结果,共有184所高校的296个项目获得认定,山东大学参评的4个项目全部入选,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六位,分别是:机械工程学院姜兆亮教授主持的《超高速切削加工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护理学院王克芳教授主持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新闻传播学院倪万教授主持的《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发布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这样算来,到目前为止,山东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的数量一共是70个,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山大培养最优秀本科生的定位也算是有名有实了。(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