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 快评
近日,沈阳市铁西区一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被查,怀疑被家长举报,质问家长,其丈夫对家长施暴。铁西教育局对该教师做出立即停职、调离班主任岗位的初步处理;其丈夫被行政拘留3天。事件发生后,沈阳市教育局出台规定,对参与或组织“拉班补课”的予以开除,对接受培训机构聘用、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
教师有偿补课被查后,不以为错,反对疑似举报者进行质问甚至人身攻击,性质何其恶劣。
众所周知,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加重学生课业和家庭经济负担,异化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滋生教育腐败,破坏教育公平。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六种严禁的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随后各省市出台了具体禁令和惩处措施,近几年一直开展重点整治。但严禁之下,仍有教师“顶风作案”。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
有需求就有市场。家长望子成龙,在对分数、成绩的追逐下,让孩子补课的热情从未降低;教师参与补课收益丰厚,借补课挣外快;部分地方和学校追求升学率,对有偿补课态度暧昧。于是几方形成“合谋”,禁令之下,补课从公开走入“地下”,彼此心照不宣。
处罚不足以震慑别有用心的老师。对教师违规补课,虽严令禁止,却没有严格的惩处标准。各地出台的惩处办法不一,大多数采取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资格的方式,被处罚对象仍然可以继续任教或担任其他职务,违规成本不足以让其忌惮。有的学校对有偿补课“睁一眼闭一眼”,特别是对名师,纵容包庇,宽大处理。
教育管理部门执行不到位。走入“地下”的教师补课本就隐秘,加之少有人举报,对其的监管几乎全靠管理部门摸查。多久查一次,下多大力度查,查到什么程度,决定了教师违规补课的生存空间。违规补课屡屡见诸报端,可见查处力度尚需加强。
从补课的需求上来看,治理违规补课,无疑需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改变单一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改变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老师、学校的方式;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减少教育军备竞赛……这些都非一时之事。当下,还需从执行力度入手,加大排查,加强惩处。
各地需强化执行力,切忌只做表面文章,对不作为、慢作为,对庇护、包容有偿补课行为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严肃问责;对违规教师重拳处理,不妨参照辽宁鞍山的最严“禁补令”——对违规教师开除公职,撤销教师资格,顶格处理,无任何回旋之地。在执行的过程中,主管部门有义务对基层执行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解释清楚“有偿补课”的标准界定,以解决基层执行难的问题。
此外,还需进一步理顺治理有偿补课背后的制度逻辑。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按劳动付出获取经济报酬,为何不行?应从制度上回答这一问题。教师有偿补课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滥用。国务院教育督导办要求2020年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既然教师收入待遇与公务员一致,权责也可对等——可将教师参照公务员管理,按公务员法的规定,不得兼职。如此,教师才能心服,而不是硬性服从规章要求。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周彩丽 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