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从来不是一种分娩手段,它只是一种应急救援的备选分娩手段。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以前在宝妈群体中会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鄙视链,大多数顺产宝妈会“瞧不起”剖宫产的宝妈,在她们看来顺产是“顺应天道”,而剖宫产则是违背自然。
咋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不过细一琢磨就经不起推敲了。因为剖宫产一直都是作为一种应急备用的分娩选择方案——正因为“顺”不出来,才选择的“剖”。
不过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反转。很多人嘴上说着顺产鄙视剖宫产,但却更愿意选择剖宫产而不是顺产,这又是为啥呢?
“顺产再好,我也不选!”
之前跟闺蜜聊天,聊到顺产和剖宫产的话题,闺蜜说最近剖宫产的比例明显比前几年要高,很多年轻的孕妈都甚至连顺产尝试都不愿意尝试,待产前就跟大夫研究剖宫产的事情。
我朋友萱子就是这样的孕妈。
萱子和我还有闺蜜都是好友,按理说她在孕产这方面认知应该非常清醒,但凡事都有例外,萱子在分娩这件事上就是“拎不清”。
在怀孕之前我和闺蜜就给她做过好多次科普,关于生娃这些事基本都给她说烂了。别的事她都听都信,唯独分娩方式上,萱子也不知道咋了,就认准一件事,“顺产再好,我也不选,我就要剖!”
当时我和闺蜜以为她只是认识没到位,可后来我们把各种知识都给她科普完了她依然一意孤行。最后分娩的时候还真就按她说的来了,顺不出来,然后终于遂了心愿还是剖了。
后来生完孩子了,我们再三追问,逐渐才搞清楚了萱子的想法,而她的想法可能也代表了大部分坚持剖宫产孕妈的担忧。
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让孕妈们产生了错误认知
最近几年关于分娩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尤其有不少顺产不能的孕妈,却被家属逼迫着强行顺产,最后甚至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结果。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了。
当时榆林的一个产妇因为顺产不能被院方多次建议剖宫产,但家属执意顺产,疼痛难忍的孕妈最后选择跳楼轻生来结束这一切。
个中隐情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让很多人尤其是孕妈们产生了一种错误认知,大家在潜意识里越来越认为“顺产=危险,剖宫产=安全。”
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类似新闻产生的影响,还有些“真真假假”的原因也让很多不明就里的年轻孕妈产生了疑惑,一度开始认为剖宫产比顺产好。
除了新闻,孕妈的焦虑“害怕”也导致她们更倾向于剖宫产
首先是怕疼。顺产的疼痛确实让人难以忍受,甚至有比喻说生娃的痛就像从鼻孔里往出挤西瓜,想想就让人害怕,而剖宫产的疼痛相对确实会降低很多。
但是剖宫产恢复起来的时间要比顺产长的多,后期的宫底按压、刀口疼等等,遭的罪也不比顺产轻松多少。
其次是害怕对胎儿有损伤,有的宝妈了解到,剖宫产能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因此非常害怕顺产影响胎儿健康。
第三害怕遭两次罪,有的宝妈担心顺转剖,与其受两次罪不如直接就剖了。
还有的觉得剖宫产能够自己选择时间,选择孩子的出生日期,对于星座甚至属相都能把控一下。所以宁可剖也不顺。
最后,还有些孕妈害怕顺产会引发阴道松弛,引起漏尿或者影响夫妻恩爱。因此宁可选择剖宫产也不选择顺产。
总之,她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顺产。
“你就让我直接剖了吧!”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现在大部分90后孕妈来说,剖宫产正在成为“趋势”,上面种种优势它确实存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剖宫产也越来越流行。
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主动要求剖宫产的产妇占比整个剖宫产产妇的1%-18%,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
但无论怎么说,剖宫产其实从来都不是一种分娩方法,而是作为“分娩困难或者不能分娩”的一种补救手段。
手术永远都是最后的选择,我们孕妈决不能因此本末倒置。
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剖宫产才会成为解决孕妇分娩难题的一种手段。而且,剖宫产也远不像某些孕妈想得那么简单,它的手术风险一样不能小觑。
剖宫产术后也可能出现多种危险
剖宫产产后也会出现很多风险,比如心脏骤停、产褥期感染、腹腔粘连、伤口血肿等等,这些风险的出现远比顺产高的多。
另外对于新生儿来说,危险也是只多不少。新生儿患上非肺呼吸道疾病、甚至引发死亡的风险都会大幅增加。
坦白来说,如果本来是可以顺产,但却非得选择了剖宫产,那你掉进“保大保小”陷阱中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大。
锦鲤妈咪碎碎念
现在很多孕妈一直都弄错了一件事,顺产只是人类繁衍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剖宫产其实并非是一种分娩手段,它更是一种手术。
本来通过正常的生理现象就能达到的目的,你非得选择手术进行人工干扰,两者相比哪个更危险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剖宫产只是补救手段,并非主流选择。孕妈们一定要想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