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躁不怒骂,张亮曾用一个方法“毁了”天天的电竞梦

现在的家长们对于手机游戏简直恨之入骨。

其实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手机游戏的诞生,对于那些制造游戏,为游戏制作人物形象的设计师,游戏策划师,职业电竞选手们来说这就是饭碗,更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载体;对于整日工作沉闷压抑的人来说,玩玩游戏是他们放松的方式……

然而在家长们这里,手游让很多孩子沉迷,耽误了孩子学习,所以他们认为手游就不该存在。

到底要不要禁止手游,一直是网友们讨论比较多的话题。

不可否认,现在的手机游戏为的就是一个目的:赚钱!

在种种社会舆论的压制下,才开始有了防沉迷系统的诞生。可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用父母的身份证实名验证一下照样一天可以一直玩。

孩子体会了游戏的乐趣,由于自制力不足,就会想要一直玩,这就是上瘾,消磨了自制力和上进心,渐渐意志迷失,忽略了自己这个年龄本干做好的事情。

但是一款游戏的研发,也确实承载了很多人的生计和梦想,所以无论如何,游戏的存在是有自己合理的地方的。

那么与其责怪游戏,不如想办法帮孩子摆脱这种沉迷。

01

当孩子沉迷时,父母需要的不是强硬态度,而是机智和巧妙的方法

说到这个方法,必须提到张亮和儿子天天。

不可否认,张亮教育孩子绝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年芒果台的新综艺《新生日记》中提到要从小培养女孩儿自我保护意识,一直是被拿来当做儿童性教育优质案例来说的。他说哪怕是家长,尤其是男性家长都不能随便亲女孩的嘴,自己已经不会和女儿亲嘴巴,就算是手背,都会先征求女儿的同意。

到了天天这里,张亮也和众多家长一样遇到了头疼的问题。

当时11岁的天天也和很多孩子一样,迷上了打游戏,每天必须玩几局才行,这也导致了天天成绩下滑。

天天自己也是有“电竞梦”的,说自己长大了要当职业选手。

张亮的处境和多数家长一样,也会担忧孩子这样下去,成绩下滑这么严重,将来要怎么办,他也和多数反对孩子走职业电竞这条路的家长一样,认为“喜欢玩游戏的人很多,但是能打职业的人却很少”,担心孩子无法拔尖,最后落得什么也不是。

但是张亮不把担忧、焦虑露在脸上,不反对儿子的电竞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儿子只提了一个要求:“跟我玩五局,你能赢我三次,我就培养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打电竞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天赋,张亮给天天一次展示天赋的机会。

天天说自己就是那个有天赋的人。

然而天天连输三局,自己就乖乖去学习了。

对于天天的梦想,张亮没有反对,没有泼冷水,而是去尊重和理解天天,给天天展示天赋的机会,和孩子一起玩,俩人还有了共同话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像是大禹治水,堵会意味着决堤,疏导才能很好的治理。

02

越是强硬禁止,对孩子的吸引力就越强

我们不可能24小时寸步不离的监视着孩子,因为孩子想玩,总是会有办法。就像儿时偷偷看电视机一样,趁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看,甚至为了不让家长发现,还学会了卡点、听脚步声辨人的本领,总是能在家长开门的前一刻,端正地坐到书桌前面。

孩子玩游戏也是如此,你不给他手机玩,他去朋友家照样能玩。越不让他玩,他反而越感兴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心平气和的引导,是家庭教育唯一正确的方式。专横、愤怒、叫喊、央告、恳求,只会让你远离初衷。”

所以,别强硬禁止,家长是孩子和游戏中间的把控者,但这并不是家长彰显权威的地方,需要去干涉,但干涉的方法不是阻断,而是疏导。

03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像张亮那样会打游戏,但疏导的方式有很多

教育孩子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张亮的方法可能一些家长无法做到,但是这个思路是对,我们可以用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去对孩子进行疏导。

可以在孩子迷上游戏前,帮孩子建立一个长期的兴趣爱好

也可以说是帮孩子转移注意力。我之前有提到过我的一个同事,她儿子今年3岁半,快4岁了,特别喜欢看书,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跟妈妈吵着要手机看动画片,而是吵着要妈妈陪自己看书,给他讲故事。

她不是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孩子也喜欢看小猪佩奇,但是更喜欢看书。

这是因为,同事在儿子1岁左右的时候就经常给儿子讲故事,声情并茂地去讲,而不是照着书上的字毫无感情地读,渐渐地孩子养成了习惯,每天晚上9点到9点半,就是他们家的阅读时间,孩子对书的兴趣就这样被培养了起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能急于求成,这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慢慢渗透并长期坚持,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对某件事感兴趣,拥有真正的爱好。

就像我表妹一样,今年报考志愿,一心想要学建筑,因为表哥学的建筑,她看表哥画图建模,觉得很酷,仅仅一个兴趣点,一直影响着她,表哥告诉她建筑对学习成绩要求的很高,于是她初中就知道学习,每次都是班级前三。今年高考成绩考的也很理想。

从小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影响、培养都是很好的方法。

适当把控,以免造成“禁果效应”

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只会越来越沉迷,但把控也要适度,否则就容易造成禁果效应。

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又叫“亚当和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容易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想要拿到手中。

孩子玩游戏可以,但是要“约法三章”,每天限制几局游戏或者多长时间。到点归还手机,如若超时,下次就要缩短时间,让孩子明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慢慢帮孩子学会自控。

家长以身作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家庭里,家长就喜欢玩手机,孩子整天看着,自然会好奇是什么吸引了爸爸的注意力,孩子也就被影响到了。

有时候在饭店里经常能看到一家三口吃饭,一人抱着一个手机的场景。

如果这时候告诉孩子“你应该学习,还不要老玩手机”,请问这有用吗?

孩子心里还会不平衡“凭什么你能玩,我不能我不能玩?”如果只拿一句“因为我是大人”来压制孩子,只会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沉迷游戏,说到底是家长的责任,责怪游戏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能够多陪孩子,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更多的亲子时间,孩子将会获得更多真实的爱,而不是去依赖虚拟世界的那点“美好”。

标签: 张亮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