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凉山12月3日电 题:【决胜2020】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从幼儿园开始
记者 宋宇晟
置身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地方除了写着汉字之外,还写着另一种其他地方并不常见的文字。
这些就是彝族的文字。
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字和语言,让凉山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貌。但同时,这也给当地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造成了一定困难,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
刚刚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凉山州昭觉县也是如此。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做操。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今在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做教师的罗英,对此深有感触。
“在我们这里,彝族百姓平时在家中都是说彝语的。大多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甚至完全听不懂普通话,更不会说普通话。”
罗英说她小时候就是这样,刚上小学的时候“不会说也不会听”。她还记得,自己小学时曾有一次语文考试只得了14分。“因为和其他地区的孩子差太多了,人家从小就在普通话的环境里长大,我们则是在接触全新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差是情有可原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往往会因为一上小学就遇到困难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在走访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彝族孩子过不去语言关,导致他们在学业上逐渐掉队,自己也不愿意去学新知识了,最终勉强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辍学去打工了,知识水平、个人收入都受到极大限制。
而按照罗英自身的经验,不会说普通话让他们这样的孩子“一上学就比别人落后3年”。
不过,罗英是幸运的,她没有辍学,经过努力上了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几年前,她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
曾走出大山又回到家乡的她告诉记者,“我想到小时候上学时的经历,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
但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以前,当地群众还没有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意识。
2020年9月,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由原姐把哪打村第一幼教点和姐把哪打村第二幼教点合并组建,并迁至新园区。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园长阿的子史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是要向村民们宣传小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我们入户走访,向大家普及教育知识。但其实当大家知道了幼儿园在做什么后,都很愿意把孩子送来。”
记者了解到,在当地,上幼儿园是免费的,这部分费用由政府负担。
“搬迁之前,幼儿园之前是民租房改造的,只有30多名学生,现如今换了新址,条件好了很多,也扩招了其他乡的一些学生。”阿的子史说,加上大家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上幼儿园,如今的幼儿园已经有一百多个孩子了。
记者在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看到,大班的孩子现在已经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背诵唐诗、相互交流了。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中,罗英正给孩子们上课。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只是当地的一个缩影。
2013年起,昭觉县探索推行“1+9”的教育发展模式,即一年学前教育加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教材款由县人民政府承担。2015年开始,昭觉县按照“先近后远,先多后少,大村独立,小村联办,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整合边远农村校舍资源,或借用村活动室、或租用民房等方式,推进“一村一幼”建设。
2019年9月,昭觉县出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如今,已基本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昭觉县,学前教育学生由2013年4227人增长至2019年24063人。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中的彝族孩子们。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罗英还告诉记者,现在,洒拉地坡乡幼儿园还在推行“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普通话知识回家教给家中不会普通话的家长。
记者在走访中,有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当地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花费如此精力,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今后能够多看看家乡之外的世界。当地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