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成都大学的校长王清远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2020年的10月15号,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以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举报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在微信中反映王清远是个披着学者外衣的小人,不仅拉帮结派、排斥异己,还挤走了三任成都大学的党委书记,并建立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和独立王国。
经过重重波折之后,成都市为此成立的联合调查小组给出了案件的调查结果,王清远本人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在他就职期间很大幅度地提升了成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校长,学校的师生对他的评价也都非常高。同时“挤走三任党委书记”情况也不存在,三位党委书记的离开都有着各自的正常实际原因。到现在事实已经水落石出,毛洪涛同志提出的各项指控均不成立,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校长王清远也终于以此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然而这个看似完满的结局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是对于学校存在的隐性问题深刻反思的开始。虽然成都大学的校长王清远躲避开了从现实和网络各方各面泼来的“污水”,但在这个事件背后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学校应该及时了解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掀起成都大学这场闹剧的原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们没能及时了解到教职工的心理需求,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够关注,同时对于教职工们提出的问题也没能及时解决。在成都市联合调查小组的结果通报中,显示毛洪涛同志生前身心健康状况存在异常,健康状态也不是很乐观,长期身心疲惫,而他社会角色以及自我预期和心理落差较大,又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帮助缓解,焦虑情绪也在慢慢较重,所以才会采取一种较为极端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从来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不停地在发生,只不过有些被网络平台推到了大众的视线里,有些则只能沉默于无人问津里。所以在平常的在工作中应该及时了解教职工们的心理状态,积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只有维持好教职工们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各项工作才能够稳步进行,也能避免一些悲剧再次发生。这件事情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应该为各个学校亮起红色的警示灯,毕竟亡羊补牢,只要惨剧还没有发生,就都为时未晚。
其次:学校应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新闻曾经也有过一篇关于成都大学的报道,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还有一件事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关注却最终没能引起大的波澜。在四月份的时候由于学校对寝室要进行改造,而学生由于疫情的原因无法到校,学校就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下令由老师负责收拾整理学生的东西,最后联系搬家公司将学生的物品移到了新的寝室,严重侵犯了学生们的个人隐私,后期又在新宿舍未能入住的情况下强制学生入住。
学校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加快学校自身的建设,也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效率,但实施的方式就显得有些鲁莽直白,总的来说还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不可能做到处处完美但也应该尽力改善,学校本质上是在为学生服务,就该以学生为本,而学校这种过于追求学校建设却忽略了学生利益的行为,似乎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最后:死亡只能埋葬沉默的真相
我们不知道毛洪涛同志是经过了怎样的深思熟虑和纠结才做出这样决绝的选择,但到此为止一切终于尘埃落定,死亡的所有意义大概就只剩下了将整件事公之于众。毛洪涛同志以死明志,用朋友圈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看来有些离奇的故事,而经过调查小组层层深入的调查,宣告了故事确实只是在虚构事实。一个个的回应对应着每个控诉条理清晰,最后证明了朋友圈里的指控都只是毛洪涛同志个人因为心理原因而产生的臆想,是不存在的事情。
有人想用死亡宣告真相,有人却在用事实证明结果,真正的是非或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生根而长。整件事看来确实令人叹息,但不管外人有多惋惜也都只是无端的猜测,无论结果是不是人们心中所认为或者所愿意接受的,事实已经被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在被人们关注讨论近一个多月之后,王清远终于从风暴中心得以顺利逃脱,用真相证明了自己的行为清明。然而死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走向前方。但也都该记得只有活着,才能更靠近光亮,才能达成自己所想。
关于成都大学的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彻底落幕,成都大学的校长王清远历经重重波折和调查之后终于获得清白,但因此而造成的连锁反应仍在继续,这件事也成为了人们再次重视教育建设的开始。
其实归根到底,对这件事的关注总归也是希望我们的未来能更加繁荣,希望我们的大学能越办越好,希望悲剧此后不再发生。也希望王清远校长能够继续带领成都大学开启新的篇章,开创新的辉煌。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