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父母应该算是最焦虑的父母了,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孩子做各种规划,“鸡娃”遍地,有的父母甚至在娃6个月大就开始报早教班了,从娃会走路开始,就被父母拉着奔波在各大培训机构中间。
可是往往越是费尽力气,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是事与愿违,孩子不仅不配合父母的“宏图伟业”,还会对父母生出恨意,亲子关系出现裂痕,终身难以弥补。
易中天谈对女儿的教育: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教育
易中天教授一直是大家喜爱的学者,早年间以幽默睿智的讲课风格,通过《百家讲坛》火遍全国,被观众们亲切地称为“学术超男”。
易老师自称是“一流父亲,二流丈夫,三流教授”,在他自己看来,教育女儿是最大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学术成就。
易老师考上研究生那年,女儿易海贝正好出生。异地求学,不能在女儿身边陪伴她,易老师也竭尽所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当年通讯并不发达,易老师经常给女儿写信,从最简单的“爸爸想你”开始,信件越来越复杂丰富,女儿认字就从爸爸的信开始学。后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培养出女儿对阅读浓厚的兴趣。
易老师从来不教女儿唐诗宋词,而是依照女儿的兴趣,兴趣在哪儿,就提供条件,帮女儿找出方法,不做过多干涉。
有了兴趣做支撑,女儿的学习根本不用父母操心,易老师只要求女儿多锻炼身体,把体格练得硬朗些,在成绩上不设置任何任务目标。
易中天在演讲中提过,他的教育主张,就是“无为而治”,越是宽松自由的环境,孩子越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
易老师说,在家庭中,要做到“无为而治”,要做到两条即可:
1)民主的环境,与孩子平等交流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的衍生品,而是独立完整的个体,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很多事情和孩子商量着来,把自由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反而能给孩子更宽阔的成长空间。
民主的环境,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能锻炼出他的自律性,自己管自己,父母就省心多了。
2)营造学习氛围,不逼迫孩子
易老师觉得,人才从来不是逼迫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给家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自己坐下来捧起书,永远保持学习的姿态,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不会排斥学习。
易中天:反对望子成龙,教育不应该违背根本目的
易老师曾在演讲中提出,一味地望子成龙,只会让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成功成才,而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人”,让他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就足矣。
而“成人”的标准并不高:真实,善良,健康,快乐,行走于世间,不虚伪,有恻隐之心,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能感受到快乐,就是成功的人生了。
而大多数家长都把“成功”定义得过于功利化了,好像只有爬上了金字塔尖才算成功,有的确实做到了,但以牺牲孩子的幸福童年为代价,让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缺失的童年,太不划算了,家长们赔不起。
把女儿赶出自己的庇佑,父母最好的爱,就是体面地退出
作家龙应台说过:“父母最好的爱,就是体面地退出。”
易老师也是严格执行这个理念的。女儿没有走父亲的学术道路,而是选择了与文学、历史、美学都不相关的专业,考上了同济大学,成绩很优秀,年年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
当年易老师在厦门大学任教,却建议女儿不要在厦门上大学,他希望女儿能够远离父母,自己去开创一片天地。他说:“我认为孩子到了18岁,一定要把她赶出去,别留在身边,不要老在你的翅膀底下,你要是老捂着她,孩子肯定长不大。”
易海贝毕业后成为名企高管,没有父母的资金支持,自己独立买房,与丈夫落户上海。
中国的父母是对孩子倾注心血最多的,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方法用得不对。给孩子正确的爱,才能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维护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