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北京海淀区某家长招聘家教老师的信息震惊了网友:只要孩子有进步,钱随便拿,最高可单次奖励老师6万元人民币。
有网友惊呼:若有金刚钻,揽了这瓷器活,月入50万不是梦啊!
再看人家这孩子,学习也挺辛苦。就读于人大附中实验班,这次期中考试,七门功课考了618分,分数这么高,竟然是班上倒数第二名。孩子除了要补课,还要参加机器人编程、绘画等各种课外素养培训。日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一刻空闲。
这条信息中,家长和孩子身上几个标签很有冲击力:有钱、读优质学校、聘请最好的家教。
如果说,孩子的教育竞争,就是军备竞赛,人家这么强的装备,普通家庭的孩子哪还有半点胜算?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喊中小学减负,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公办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减负措施:减少语数外等“主课”的课时数,减少学生在校时间,减少家庭作业的分量,降低考试难度,小升初不举行选拔性考试……
学校实施减负,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高兴不起来。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教育竞争的基本格局不变,谁真的敢寄希望于缥缈的素质教育?
最后的情况是,家庭条件好的,花更多的钱,送孩子参加培训机构补课,或者将孩子转到优质民办学校。且不说那位海淀家长的大手笔,一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孩子的教育费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我一位同学,在市里某事业单位上班,孩子读初中。据他讲,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补课费和培训费,至少四五万元,几乎占到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令他不堪重负。好在,他的孩子很争气,成绩在年级前十名,考上华师附中的希望很大。
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在普通公办学校,每天按时上学放学,按时完成不多的家庭作业。一路读到普通高中,与同龄人竞争不多的重点高校名额。
我的学生,全部来自这样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对学校的每一笔收费都极其敏感,哪怕是全县统一“集采”的校服,也反复质疑。这些家长中的大多数,并不在意学校三点半放学还是四点半放学。但如果学校要收取为数不多的课后托管费,就会强烈反对。
家长们觉得学校应该不收费,但必须提供更长时间的教育服务。虽然这样的要求很不合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挣钱不容易,相比看不到效益的教育,过好当下,显然更重要。
2019年,清华大学录取的本科新生中,农村生源占比17.9%,北大是16.3%。这其中,还包括了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和清华的自强计划、北大的筑梦计划。如果扣除这两个专项计划人数,实际招收农村生源占比不足10%。考上重点高校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了。
在经济发达地区,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是比不过民办学校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公办学校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减负政策。而民办学校因为是市场化,需要拿出办学成绩证明自己。素质教育这个东西,不好量化,家长未必买账。只有升重点学校的人数最有说服力。所以民办学校必须狠抓教学成绩。教学成绩上来了,才能高收费,实现可持续办学。
这样,教育就出现了两极分化。有钱家庭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考取重点高校。普通家庭的孩子,上公办学校,接受质量一般的普惠教育,考取普通高校或者大中专、职业学校。
这些年,高校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希望兼顾办学质量和教育公平。结果却事与愿违。无论是自主招生、保送,还是专项计划,总有人钻空子,案例不胜枚举。明明是一项改革的好举措,最后反而侵蚀了教育公平。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抨击应试教育,认为应试教育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的都是高分低能的伪人才。同时吹捧西方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味谈减负,减下来的教学时间,却没有用更有价值的内容来填充,最终吃亏的还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农村孩子。
有一个改革的趋势,可能被很多人忽略。官方已经不提素质教育了,最新的提法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前搞素质教育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过分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现在要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知识学习放在第二位。这个定位是正确的,实际上是把文化知识的学习重新重视起来。
这种语境下的教育减负,是针对孩子学习负担过于沉重的现象。我们绝不能矫枉过正,以为减负就是让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永远都是激烈的,不磨砺自己的爪子,将来就有可能饿死。人类虽然以文明的方式竞争,但本质仍然是相同的。
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地学习,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怎么能以减负为借口放弃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