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鸡娃是一场阴谋?

偶然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给“鸡娃”扣了个阴谋论的大帽子。

事实上,很多真正在鸡娃的家长都清楚,剑桥英语考试对于小升初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雪中送炭没它不行。

一些英语牛娃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考试也只是试试孩子的水平和检验一下鸡娃成果,或者是以考促学,克服一下自鸡英语的惰性和系统性不够强的状况,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小升初简历添砖加瓦。

当然,在升学选拔考试中,旗鼓相当的两个孩子,谁能多一个筹码,谁的胜算就高些,这也是没有争议的现实。

不了解或不在乎孩子小升初能不能上好学校的家长,完全可以不鸡娃,也可以不参加剑桥考试,这是个体选择的自由。没有哪个机构或者媒体能把刀架到你脖子上逼迫你给孩子报名参加考试。

无论你鸡娃还是不鸡娃,是否报辅导班,是否报名参加考试,都是个体选择,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只要你不想,没人能逼迫你。

1

作为一个海淀妈妈,我就是那个没有给孩子报过ket、pet的家长,近两年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去参加这个考试。

这只是我个人基于自家实际情况的理性选择,即使身边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考试,并且取得优秀的成绩,我也不会感到焦虑,还觉得娃的同学都好厉害,能和这样优秀的孩子做同学真是太幸运了!

从来没觉得谁裹挟过我,不喜欢的信息可以不看,不感兴趣的考试可以不参加,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无论是后果还是成果,自己选的自己认,没必要因为自己跑得慢就怨恨别人跑得快。

要么接受自己慢,要么努力让自己快,怨天怨地怨空气,看谁都像阴谋论,只会让自己难受,被负能量吞噬。

2

真正的牛娃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符合二八原理。正因为稀缺,所以才会引起很多人的向往。之所以觉得遍地都是,不过是因为,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让你觉得是普遍现象,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而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本来就是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需求,你我他都一样,没什么好回避的。

说实话,这种下意识负面揣度他人的心智模式,我不敢苟同,也不会这么教自己的孩子。

我鼓励孩子多看别人的优点,能发自内心欣赏别人的同时,也不会自暴自弃,别人很优秀,我们自己也不差,能和优秀的人为伍,是一种福气,并不会感到被碾压到喘不过气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真的很香。

没必要恶意揣测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格局气量都太狭小了。育儿育己,正能量上不封顶,负能量越少越好。

别人爱晒爱炫耀,只要ta能带来启发和见识,我觉得是件双赢的事情。晒的人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围观的人增长了见识,获得启发,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这个时代对孩子的知识量储备和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事实。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父母还感叹我比他们小时候学得东西多多了。到了我儿子这一代,我也会感叹,这小家伙现在学的东西,也比我小时候要多要难了。

也许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吧!以前用座机,现在用手机;以前去公共澡堂洗澡,现在家家都有热水器可以随时洗澡;以前人们想做饭还要烧柴火;现在不但不用烧柴,还能点外卖……

那些抱怨现在这个时代不好的人们,你要让他们穿越回几十年前,恐怕他们是万万不乐意的。他们的苦恼在于自己没法轻松占尽所有的好处和甜头,一旦不如意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其实没必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名校还是优质工作,各种人人都向往的美好,都是稀缺资源,本来就没法轻轻松松唾手可得。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能量守恒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而且,每个人的目标不同。如果真的发自内心觉得孩子上职高就挺好的家长,是压根儿不可能因为鸡娃而烦恼的;如果是奔着名校奋斗的,付出辛苦、承担失败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你怎么做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每天喝茶看报纸就想成为企业家,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的事情而心生怨气,这是故意给自己添堵。

3

现在的奥数机构不缺生源,一般不会哭着喊着想办法让你报班,你爱报不报,有的是家长报。机构的一些考试题也并不简单,就算是饥饿营销套路,也是这种风格:这么多东西你娃都不会,还不赶紧报班学啊!

还真的没有那种哄着你让你以为自己孩子是奥数小天才的,让你幻灭的倒是不少。机构所做的只是聚集了很多“别人家孩子”,用各种烧脑的考题,让你从“我的孩子特聪明”的幻想里惊醒而已。

刷题只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刷什么,怎么刷,刷多少都是有章法有逻辑的。

无论刷不刷题,无头苍蝇一样蛮干肯定是事半功倍或者徒劳无功的,这是鸡娃方向和方法层面的硬伤,无论刷不刷题,这种缺乏理性思考的方式都不太容易培养出所谓的底层能力。

有能力设计和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永远也不用跟人工智能抢饭碗。想要搞懂人工智能,数学这个学科还真的是刚需。

奥数与孩子的心理疾病没什么相关性。孩子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三观认知无法自洽引起的剧烈内耗冲突,很多是因为从小到大的错误的引导种下的祸根,要么就是染色体的里面的基因表达导致脑内化学物质失调引起的,跟奥数还真的没什么关系。

这个逻辑就像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一样,金钱本身是无辜的,使用金钱的人决定了用钱作恶还是行善。

物以稀为贵。爱马仕如果人人都买得起,就不叫奢侈品了,也没法彰显所谓的尊贵。

美好的东西谁不爱呢?只是难以得到而已,得不到向往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问题呢?

而且哪有那么多精英教育,有几个家长负担的起真正的精英教育呢?只是力所能及给孩子更好一点的教育而已,并没有也不可能给所有的孩子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条件去上什么伊顿公学,参加高考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也是必经之路。

美国总统这个位置也就只有一个,你还能嫌总统这个席位太少了吗?

突破阶层本来就是艰难的,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有句话这样说:你之所以憎恨特权,只是因为拥有特权的人不是自己而已。也是挺扎心的人间真实。

不然呢?精英拱手把矿让给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能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比上一代进步一点点,把普通生活过好,就已经是不小的胜利了,不可能一代就逆袭到顶层。

几代人都未必能做到,指望一代人就一步登天,是不是有些不切实际呢?

教育的高回报时代一去不返了吗?那么不受教育的后果和代价呢?相信作者一定看过《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贫富差距越大的国家,鸡娃的回报越大,家长们对鸡娃会更加热衷。

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普遍比大学毕业的人更容易找到高薪体面的工作成为常态,那么估计没几个人想要继续读书考大学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讲真,想要当普通人,不用刻意学习就能做,天天躺尸当咸鱼就可以。学习做一个精英可太难了,一般来说,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普通人不断努力精进,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了精英。

4

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成为普通人是不幸的,成为精英是幸运的,且不论这种想法对不对,起码也不能算错。

普通人被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几座大山压得比较被动,精英就不用受这种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想要成为精英不再被世俗五斗米所困,也是人之常情,没有谁喜欢过贫穷的日子,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谁会抗拒富足殷实的生活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普通人和精英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也都有五官四肢,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一个医生朋友说,甭管多大官,多大腕,脱光了躺手术台上都一样。众生皆苦。

大家都想要的那些工作机会,学历是最起码的敲门砖,没有个像样的学历,连简历关都过不了。有学历不能保你一世幸福,但是没学历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多一些坎坷阻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不认为与身心健康相冲突的培养方式能培养出所谓的核心能力,鸡娃不就是鸡这些核心能力吗?

取舍是必须的,人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完美,有舍就有得,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舍掉的自然不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就是社会分工与合作的意义。

理性的鸡娃必然是实事求是跟据自家情况进行的。不鸡娃的才是大多数,随大流不鸡娃,会很轻松。想要努力培养好孩子,必然不会特别轻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越是普通家长才越需要鸡娃,家里没矿,无法为孩子的后半生兜底,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早早帮助孩子练好一身本领, 才是更负责任的做法。

鸡娃的根本,不过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能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人人都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整个世界都会美好很多。

综上,是否鸡娃、如何鸡娃,都是个体自由的选择,与阴谋论无关,与自身的价值观念选择有关。

如果选择了鸡娃,就努力开启主观能动性,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做好这件事情,愿赌服输;如果选择了不鸡娃,就轻松自在到底,无怨无悔。

为人父母,多一些独立自考与担当的正能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抱怨的负能量,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转发、在看,我们不走散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