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绝大多数人流于物质,过分的计较得失,持唯利益至上的观点,不禁引起一些学者的深思,为什么身处历史悠久、文脉绵延的中国,居然会出现这种群体迷失的现象呢?
其实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曾经对这一现象有过研究,并且直接提出了群体性迷失现象背后的原因——半人时代横行。"半人"即与"全人"相对,而这又为何造成了部分中国人道德感缺失,流于物质的现状呢?
一、何为"半人时代"
"半人"这个概念,最早是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提出的,而这个观点也是从人本身的发展出发,何为"半人",在梁思成眼中就是因为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了后来,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随着清华重振文科,此时越来越多人提出了"文理兼强"看法,他们对于中国现今的"半人"状况很不看好。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更是直言,半人时代造成了中国人陷入群体性迷失。
其实之所以造成"半人时代",教育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来说,"半人时代"相差的只是因为文理导致的知识现象,但是对于整个国家大层面来说,这也是反应了很多人因为单一的学习,或者说近"物质化"的学习,变得失去了精神层面的支持。
现今中国之所以存在"半人时代",其实跟整个教育史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经历了从培养"全人"向培养"半人"的转换,而这也是出于国情考虑。
二、何故"半人时代"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学问方面造诣颇深,早在西方有大学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有了稷下学宫、太学等教育机构。
在这些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孔子的对于人是以培养"成人"为目标,而这也就占据 我国教育史的主导地位。因为孔子的这些思想并不愚昧,甚至与后来西方办学理念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在清末兴办新式大学之后,这种思想也一直被保留下来。
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在于让人成为"完全之人物",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国人对教育目的的看法。而当时几个纲领性的政策文件都规定,大学要"造就通才",既能够博古,又可以通今。这样的培养目标既符合我国传统的"全人教育"理念,也符合西方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
到民国初期,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仍然沿用"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模式。在20 世纪30 年代和40 年代,培养"通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重心。甚至连清华大学梅贻琦也认为,大学教育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培养精通专门学术的专家,而是要培植通才。
专才虽然也为社会所需 但培养专才不是大学的任务,而是大学的研究院、高级专门学校的事情。他更是直接对大学进行了划分,在他看来 ,大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单学一种技术的专才,而是要培养通才,而培养专才的任务,则需要交给专科大学。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才进行了院系调整,放弃了"培养通才"的教育模式,转而改以仿效苏联,开始进行"培养专才"而这也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只能够建设简单的轻工业,对于重工业几乎无人才可用,而建设社会主义则需要专门的人才队伍,为了为各行各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我国的大学开始重分文、理,试图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技术。
培养各个方面的"专才",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五十年代培养的这一批人才在后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确实成为了中坚力量。
其实,国家不管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从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实际阶段,这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的要求,是一种进步性思维。
新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普通文理知识,而且也需要有着专业的技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与原来培养的全才相比,专门人才更加全面发展。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专才"似乎又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了。
三、"半人时代"的弊端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专才,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长久看来,这个政策却不适合如今的中国。
人应当拥有技术层面的知识和人文方面的道德,但如今的人们却更多的是缺失,这种人文方面的道德,在半人时代,人们更多的是为利益而生,甚至为谋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而这早已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群发性事件。
因为太过注重对个人知识的培养,很多人早已失去了对人文方面的重视。根据大学图书馆数据统计,人文书刊在理工科学生的阅读中只占了很小比例。为什么不读人文书籍呢?在很多理工科学生看来这包含了四方面的原因。
其一,无用论,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读人文书籍并不能让他们收获一份好的工作,甚至也不能为他们解决饭碗问题。相比较而言,他们还是更喜欢看一些真正"实用"的书刊,而这些人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坚定的实用主义者。
其二,枯燥论,持有枯燥论的学生认为人文类书籍太乏味,实在难以读下去,譬如《红楼梦》,很多人只是稍微入了门就直接选择放弃了。
其三,难懂论,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密密麻麻全是字,尤其是哲学和历史类,于是会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以完成浅层式阅读;更多的理工科学生则会直接"弃书"。
其四,选择难,对于这些人他们存在着对人文书籍的误区,总是人云亦云,也没有全面系统的阅读。
其实从专业技术类人才对人文社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上看,就反应了我国文、理分科后产生的弊端,如今我国过多的重视对实用技术的培养,让很多人失去了道德精神的熏陶,而这些也让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产生了极多问题。
比如中国频发恶性事件,再比如人们唯利益至上,造成了中国"群体性"的迷失,这些对于整个民族长久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四、走出"半人时代"
以前,我们在讨论教育目的和大学的培养目标时,总是以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因素为大前提,过分强调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性以及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而忘记了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
在强调教育的外部规律的同时忘记了教育的内部规律,在强调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忘记了教育还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其身心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中竟没有了人,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在确定教育目的、大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的、目标的时候,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的。
大学要把人培养成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要把人培养成作为工具的人、片面发展的人。大学要培养"全人",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反却是真正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实质精神。
全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和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是一致的。
在新的世纪里,大学教育必须走出"半人时代",也必将走出"半人时代",而迈向新的"全人时代"。实际上,大学中培养出来的"全人"是真正造福社会的,反观"半人",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如今的教育,更是已经在各级教育中都培养全人,只不过各级教育所要培养的全人在具体的培养规格上有所不同罢了。大学教育作为正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阶段。究竟如何走出"半人时代"呢?
首先,大学应该营造深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氛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博大精深。让大学生们在掌握知识之外学习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化也有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博古通今,当然这些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其次,大学生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重视个人素养的培育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生存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最后,应当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把人的提高与发展,作为人生的目的,正确的处理好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培育正确的义利观,将自己真正变成一个睿智的人。
其实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全人"的培育至关重要,任何国家策略都是从国情出发,如今的中国应该警醒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的一番话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