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爱因斯坦还厉害的跨界天才,西蒙是怎样被培养出来的?

聊起天才,一定躲不开爱因斯坦这个名字。爱因斯坦26岁那年,他还是一名普通的三级技术研究员,却一口气发表数篇论文。据分析,那年每篇论文均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天赋之高堪称惊艳绝伦。

虽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有颇多建树,但论起跨界的成就,在20世纪,依旧存在一名比他获奖还多的大神。这人叫赫伯特西蒙,他是政治学博士,却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是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也是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图灵奖的获得者,而且他还拥有有管理学,运筹学等终身成就傍身。

众所周知,一个人能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已实属不易,西蒙却能在数十个领域均能达到顶尖高手的水准,实在非常人可及。

这样的天才,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西蒙出生家境殷实的高知家庭,父亲是名德国工程师,拥有非常多的发明专利,而且还是某所大学的荣誉博士,母亲是名钢琴教师。所以西蒙成长在一个具有严谨理性和感性浪漫的家庭,天然具备跨界优势。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充分展示“尊重孩子本能”的策略。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不干预孩子的玩耍,并尊重孩子的发言。西蒙在自传中提到,自己会在秋日下午,独自一人反复摆弄棋盘,并乐在其中。晚餐时,父亲都会主张大家敞开心怀来聊,不管什么主题,他都会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许多父母做法恰好相反,比如孩子在屋子里写作业,母亲会忍不住想进去送点小零食或饮料。这些做法看似好心,无形间让孩子无法集中精力保持专注。

而且孩子有些幼稚的发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应,往往只能被父母粗暴地打断和呵斥。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愿与父母交流。

二、不追求最优,而是追求满意。西蒙的父母从未要求他势必拿第一,反而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比如定期带西蒙去田野玩耍,时不时到工业基地参观等等。

这使得西蒙以后进行跨领域研究时,也不会要求自己拿到领域第一,而是以满足内心需求为主导,只要达到令自己开心满意即可。

如同闯关打游戏,太重的胜负心会影响发挥,反而那些心态轻松平稳,一心只想体验游戏乐趣的人,会玩得更好。因为没有追求最好的念头,努力闯关只是内心觉得好玩,也更愿意尝试难度高的关卡,因为那样很有乐趣。

三、兴趣优先、但保持克制。西蒙感兴趣的事物很多,但受理性且严谨父亲的影响,他知道要想有所建树,爱好广泛也要保持专注。

他在自传提到,自己对兴趣是严格控制的,因为最喜欢主题是“人类思维”,所以后续无论从事人工智能还是管理学的研究,本质都是围绕着“人类思维”进行开展。

许多孩子之所以没能成就,不是没有兴趣,而是兴趣过于广泛,结果每个只能浅尝辄止,连一项靠谱的技都能拿不出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