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极力反对“取消英语”或者“将英语调整为副课”?大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第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语依然是世界通用语言
近年来,关于取消英语的呼声此消彼长。观点没那么偏执的人也建议将英语变为副课,要求逐渐降低英语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其实,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语依然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世界性通用语言。不管是小语种地区,还是汉语地区,在国际交流方面,使用的语言仍然是英语。英语的地位就好比是普通话在国内的地位,我国语言派系复杂,隔座山就有不同语言。有了普通话之后,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无障碍交流,这就是通用语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试想,如果取消英语,或者将英语作为副课,包括中考、高考、考研在内的升学考试都将逐渐降低对英语水平的要求。长此以往,我国国民的英语水平将大幅度降低,进而导致国家整体英语水平降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体现在综合国力上。试问,没了与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能力,又怎么会有与世竞争的综合国力呢?
第二、将英语变副课可能会重蹈“体美音”覆辙
许多人之所以极力反对取消英语,或者反对将英语调整为副课,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副课”的本质。
曾经,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都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的是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性人才。但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随着功利性教育的主导,大部分学校都将“体美音”这三门课程调整为了副课,有的甚至干脆就取消了这三门课。基于这些“前车之鉴”,许多人担心将英语变副课后可能会重蹈“体美音”覆辙。
第三、英语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前提
目前,不少科研成果和科研交流都集中在英语国家,他们会以世界通用语言将科研结论发表在各类权威杂志和期刊上,以供世人共同学习和进步。笔者读研学的地质学,其中涉及的课程有矿床学、矿物学、构造学、岩石学等。不管是哪门课程,其基础理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国的科研成果,再经过翻译成书成为教材。因此,搞科研,不懂英语是寸步难行的,英语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前提。
诸如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的科研领域并不少,有些还是当代的热门研究领域。试问,没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又如何能够在这些热门科研领域做出成果呢?如果取消英语,或者将英语调整为副课,又有多少人会自发的为了科研而去学习英语呢?如此一来,我国的科研水平将会严重下降,最终导致国际竞争能力下降,这是每一个中国国民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哪一天我国真的取消了英语,或者将英语调整为了副课,必须有两个大前提:其一、世界通用语言易主汉语,汉语成为了全球性语言;其二,在全球性的热门科研领域中,我国的科研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具备世界权威性,并且我国的科研结果都以汉语的形式公开发表在全球权威杂志上。
取消英语或将英语变为副课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小很多。但从长远来看,英语非但不能取消,反而还要更加重视英语学习,重视国民英语素质的提高,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