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新手妈妈们都为这件事发过愁:“宝宝到底吃没吃饱?吃这一点够吗?”有过生娃经历的人应该知道,宝宝早期进食的频率比较频繁,而且一次只吃一点点,许多宝妈担心宝宝吃不饱,会刻意增加喂奶量,殊不知,这并不符合宝宝的身体特点,甚至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新生宝宝的胃比你想象中要小
出生第1天,宝宝胃部只有樱桃大小,吃一口就饱了;出生3天,容量逐渐增加,达到草莓大小,吃奶的时间会有所延长;出生5天,容量继续增加,达到李子大小,进食量相比第1天有明显增加;之后胃部会保持在鸡蛋大小,并持续到1岁半左右。后期宝宝身体不断发育,各方面功能得到完善,胃容量才会进一步增加。
所以说,宝宝早期吃得少,只是单纯受到了胃容量的限制,增加食量、强迫摄入,是不利于健康的。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看进食状态
宝宝在吃奶时,会发出吞咽的声音,如果声音很明显,且有持续性,则说明吃到了奶水;如果声音不明显,说明宝妈泌乳不足,宝宝没能吃到充足的奶水,容易吃不饱。针对泌乳方面,建议宝妈经常让宝宝吮吸,或者通过按摩,增加乳汁量,自然不担心宝宝吃不饱。
2、看宝宝反应
人在进食后身体会产生一种满足感,随后会进入相对放松的状态,成年人如此,宝宝也不例外。如果宝宝进食后表现得很安逸,说明身体需求得到了满足,是吃饱的表现,但如果宝宝进食后依旧又哭又闹、睡不安稳,则有可能是没吃饱。
3、看乳房差异
为了满足宝宝对奶水的需求,宝妈的乳房会持续泌乳,喂奶前难免有些肿胀。如果宝宝吃奶后,乳房的状态明显没那么肿胀了,说明储存的奶水都被宝宝吃掉了。但如果宝宝吃奶后,乳房状态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宝宝可能没吸到多少奶水,容易出现没吃饱的情况。
4、看排便次数
宝宝对奶水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如果每次都能摄入充足,那么排便次数就会与摄入量成正比。早期阶段,宝宝吃进去多少,排出来多少,小便的次数会根据进食量增加,但如果排便次数和进食量对不上,则说明可能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5、看体重增长
宝宝各方面发育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体重增长也不例外,家长可以定期记录体重,并和发育标准对比(发育标准可询问医生或者上网查找)。如果体重增长符合正常的发育规律,则说明进食没有问题,宝宝顿顿都能吃饱,反之则说明存在进食不足的情况,需及时改善。
可见,喂养方面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宝宝的进食量,就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各位宝妈,你在喂奶时会注意这些细节吗?赶紧做好记录,防止喂养过度,导致宝宝长得过胖。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