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爱学习,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应该清楚教育是什么?或者说学校存在意义。
学校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即学生从家庭步入社会前的过渡。学校存在的意义在于补充家庭教育的不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学校必须要有相关规定和培养目标。而这种规定和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利益,且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而这时就会出现问题——学生在家庭中的心理诉求与学校的规定和目标不一致。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可以探索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学生的原型。
原型一、娇惯型
这类孩子一般生的好,机灵,招人喜欢。自然而然成了家里关注焦点。这也导致这类孩子在家里基本不会受到太多挫折。
然而,当孩子进入学校后,进入一个新环境,孩子的原型弊端就会凸现出来。教师和同学不会像家里人一样只关注他,这样一来,他受到的关注便会减少,内心里的落差是必然的。
这种落差势必让学生感受到自卑,为了掩饰自卑,学生不得不努力追求原型优越感——万众瞩目。
因为学生本身暂时无法全然了解正确的社会价值,所以他们在追求优越感时,只注重了结果却忽略了途径。当孩子选择了错误的途径,错误的途径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果又引来更多的嘲笑,引起更大的自卑,孩子为了掩饰自卑,不得不更努力的追求“优越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的表现就是孩子不爱学习,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不爱去学校。
第二、敌视型
这类孩子在二孩家庭比较常见,尤其是老大。
家里的老大在没有弟弟妹妹之前,父母的全部关注都归他们。而一旦弟弟妹妹出生,父母会将部分乃至全部精力投入到照看幼儿上。
这样老大会认为是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爱。他们为了重新得到额头的关注,通常会模仿婴幼儿行为——尿床、怕黑、怕孤独、口吃等等。以此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在学校的不良行为同样是为了引起父母需要关注,验证他们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
第三、缺陷型
主要是指生理缺陷。孩子异于常人的身体缺陷会引发孩子内心的自卑,这种自卑如果引导不当,孩子会因此而不自信。
在行为上,孩子会逃学、不爱学习……以此逃避令他们不适的环境。
所以,面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原型,然后根据原型首先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