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综艺节目里,大S疯狂吐槽汪小菲的「育儿观」。
大家都知道,大S为了生育很拼,头胎是女儿,生二胎儿子的时候曾经非常凶险,好在最后挺了过去。
然而对这一双儿女,夫妻两个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和大S对儿女一视同仁相比,汪小菲的育儿天平简直倾斜到「偏离地球」!
女儿被轻轻划到,他激动又忧心忡忡地说:「宝贝没事吧,有没有骨折,快叫救护车!」
儿子因害怕地震被吓哭,他却呵斥:「你一个男孩,地震有什么好哭的?」
同样是下班回家,女儿和儿子跑过来迎接爸爸。
对女儿,汪小菲是:「宝贝过来,爸爸抱抱~」
对儿子,汪小菲马上换了一副脸孔:「叫什么爸爸,好好说话,叫爸。」
连好友秦昊都看不下去,吐槽汪小菲「双标症」太严重。
现实生活中,男孩要糙养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
「女儿要百般疼爱,儿子差不多就行。」
「你得坚强,因为你是男生。」
「男孩还乱花钱?」……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了解世界的入口,是孩子成长的土壤,但有时候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却像把钝刀,无意间在男孩身上留下日积月累的伤痕。
家有男孩,下面这三句话尽量少说。
1、
「男孩还哭,丢不丢人?」
看过一部《男孩不要哭》的电影,特别心疼片中的男孩。
男孩和同伴玩耍,爸爸会拿走他手中的玩具说:「你是男孩,要练强健的肌肉,不是玩这些。」
他伤心难过时,妈妈会呵斥:「男孩怎么能哭?」
父母的初衷本没有错,但一味只强调让男孩坚强起来,也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为他的情绪从未被看见,情感释放的通道也一直被堵塞。
在影片的最后,超负荷的情绪垃圾终于将男孩击垮,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方式,他只能用暴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哭泣是对自我修复的天然工具,当我们阻止男孩哭时,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我修复机会。
帮孩子疏导情绪,远比粗暴的一句「不许哭」更能让孩子复原。
网上一个妈妈的做法就很好。
一天,男孩聪聪问妈妈:为什么我难过伤心,老师和朋友对我说「男子汉,
不能哭」后,我反而更伤心?
看到一脸困惑的聪聪,妈妈耐心地说:
接着妈妈让聪聪换位思考:「如果妈妈哭,你是什么感受?」
聪聪说:「我会很心疼,想安慰妈妈。」
妈妈听完,摸摸聪聪的头说:「那也一样,妈妈不会觉得聪聪哭就不是男子汉,只会心疼聪聪。」
听完妈妈的话,聪聪开心地扑进妈妈怀里。
武志红说:谁都知道疼,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哭出来。哭是种信任,哭的孩子知道,只要一哭,爸爸妈妈就会过来呵护他,这种爱会减少其心理疼痛和不安。
哭不是女孩的专利,它只是人表达情绪的本能反应。
当男孩哭泣时,一句安慰和一个拥抱,远比强硬的「不许哭」更能给孩子带来勇气和力量。
2、
「你是男孩,受点苦儿怎么了?」
综艺节目《新生日记》中的「宠妻狂魔」GAI周延明确表示:「我一分钱也不会留给儿子,必须要穷养。」
但如果「穷养儿子」用力过猛,最后也会刺伤孩子。
《少年说》节目中的男孩杨禹奇,就当众揭穿了妈妈的「恶行」。
从小,妈妈常用「咱家不富裕」给杨禹奇洗脑,灌输多了,年幼的他总担心自己哪天会饿死。
长大后,他郁闷地发现「穷苦家庭」不过是父母刻意营造的假象,为的就是培养他独立自强的坚毅品质。
事实上,妈妈常购物,爸爸吃大餐,全家只有他真的「艰苦」。
被欺骗的杨禹奇难过至极。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稀缺心态」,指长期处在匮乏稀缺状态下的人,会慢慢被环境所改变,逐渐形成一种稀缺心态,越缺什么越在乎什么。
很多父母「穷养儿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希望物质的满足让孩子养成骄纵挥霍的恶习。
但过犹不及,结果非但没让孩子传承拼搏努力的衣钵,反而在孩子心中埋下自卑的种子。
知乎上看到一个中年人阿东的心酸故事。
小时候,妈妈就对他严,想要零花钱得以到自家店铺干多少活计算。
妈妈希望阿东能早当家,将来把家业发扬光大。
有次,他想问妈妈预支下周的零钱,请同学喝饮料。
无论他怎么哀求,妈妈就是不同意,眼看门外等得不耐烦的同学快走了,他急哭了。
最后,妈妈掏出5块钱,生气地扔到地上说:「父母赚钱这么不容易,你还乱花!」
一个男生,在同学面前被妈妈羞辱,弯下腰捡钱时那一秒的羞耻感,足以让他铭记半生。
成年后的阿东即使经济独立,依然很「穷」:
怕花钱,不和朋友出去玩,所以没朋友;谈恋爱全部AA,女友离他而去。人到中年,阿东依然孑然一身。
一旦「穷」的思维深入孩子的骨髓,即使成年后拥有财富,内心依然贫瘠。
有句话说得好:富而节制,穷而不贫。
家庭富裕,也不必刻意剥夺孩子的欲望,让孩子体会父母打拼的不易,更能让孩子懂得珍惜。
家庭贫困,也不必常把穷挂在嘴边,偶尔给孩子一次「挥霍」的奖赏,足以让孩子内心富足很久。
3、
「你和你爸一样没用!」
爸爸是男孩对英雄最开始的幻想,但妈妈的一句话,有可能直接让孩子跌入深渊。
看过一期家庭调解节目,儿子声泪俱下地控诉母亲:「我变成这样都是你逼的!」
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性格软弱的爸爸面前,妈妈是家庭的独裁者。
妈妈常当着儿子面,数落爸爸「没上进心、软弱无用」。
儿子考试成绩下滑,妈妈生气地把卷子撕了,骂道:「你就不好好学习吧,将来和你爸一样窝囊。」
儿子爱挑食,妈妈也会半开玩笑半指责地说:「你这毛病,都是遗传你爸。」
妈妈的刀子嘴在儿子心中划了道长口子,让他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孩子成长是需要认同权威的,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稳定强大的形象来认同,人格才能更有力量。
在母亲经常贬低父亲的家庭中,孩子非常容易自卑。因为这样的家庭中没有男性权威。
同理,爸爸总是贬低妈妈也是错的。
优秀的父母,都不会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半。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归功于妈妈。」
父母虽然离异,但妈妈从不会在儿子面前卖惨,诋毁丈夫。
相反地,她一直告诉奥巴马:「虽然爸爸和妈妈不相爱了,但爸爸依然爱你。」
因为妈妈的宽容大度,即使爸爸在奥巴马成长的过程中缺席,但形象依然美好。妈妈更常用爸爸美好的一面来鼓舞儿子,激励他不断提升自我。
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肯定。
把贬损换成积极正面的方式去表达,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完整。
男孩从出生就被贴上各种标签,坚强、勇敢、谦让……
这些品质都是好品质,但父母更需要找对方法。
我们的男孩也不过是个孩子,有时也会敏感脆弱,需要我们温柔以待。想要一株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父母的爱和尊重是最优质的土壤。
养育男孩不仅是养育男孩而已,更重要的意义是启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家有男孩,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