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一个堪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是目前世界上数学方面的最高奖项。能够获得菲尔兹奖的无一不是数学天才,但是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大多是美国和欧洲的人,亚裔获得者少之又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位越南裔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吴宝珠。
数学天赋展露无疑,之后不负众望
1972年,吴宝珠出生于越南河内的知识家庭。父母均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父亲曾在苏联留过学,母亲是医院的教授。父母的高学历,使得他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有自己特殊的方法。
平时,他们注意小吴宝珠的关注点,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小吴宝珠对于数学有着无比的热爱。吴宝珠爸爸就尝试着给吴宝珠出了一个比较难的数学题,没想到吴宝珠不用多久就做了出来。
这可让吴父激动坏了,自己的儿子很可能是个数学天才。吴宝珠的父亲因为是苏联留学归来的,苏联的天才教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此,在吴宝珠刚上初中时,吴父就把吴宝珠送进一所专门培养数学天才的中学,自己平时也会指导吴宝珠进行数学的专项训练。
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数学氛围之下,吴宝珠激发了他数学的潜能。1988年,16岁的吴宝珠以越南高中生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以满分的成绩荣获第2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第二年,吴宝珠第二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奥赛金牌。说到第二次参赛,这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在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轻松拿到金牌后,吴宝珠就对国际奥赛失去了兴趣,他认为这个竞赛的试题太过容易,所以当学校要求他再次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奥赛时,他是100个不愿意,但是没办法,学校威逼利诱,再让吴父为其求情,吴宝珠不得已,只得再次参加了国际奥赛,并且不负众望地拿到了金牌。
机缘巧合之下,前往法国
1989年,吴宝珠即将高中毕业,因为先前的国际奥赛金牌让吴宝珠得到了一笔匈牙利共和国政府的一笔奖学金,吴宝珠学习了1年的匈牙利语,谁料,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使得匈牙利政府和越南政府之间的合作终止,吴宝珠失去了奖学金,陷入了经济上的困难。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法国教授来到越南,访问了吴父工作的研究所,吴宝珠父亲向这位教授提到了吴宝珠的奥赛金牌经历,于是这位法国教授为吴宝珠争取到了一份奖学金。
吴宝珠的祖父早年曾经留学法国,于是祖父便开始教吴宝珠学习法语,并在不久后前往巴黎学习。
在当时,朗兰兹纲领是法国数学界一个有口皆碑的题目,许多数学家都为之吸引,洛蒙教授便是其中之一。洛蒙教授作为吴宝珠的法国导师,便建议吴宝珠研究朗兰兹纲领相应的课题,于是1993年起吴宝珠开始了朗兰兹纲领课题的研究。
从1993年开始研究,到1997年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吴宝珠一直在做着与朗兰兹纲领有关的科学研究,而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基本引理"的证明。
基本引理的证明
2003年,对于吴宝珠来说,是欢快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是"基本引理"证明研究的转折点出现的年份。这年夏天,吴宝珠邀请洛蒙教授到越南的河内游玩,并与他阐述自己的想法,不久以后,他们两个人共同证明了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
但是,此时的朗兰兹纲领问题还并未解决,吴宝珠仍然进行着他的研究。
2006年,吴宝珠应邀去了美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在这里他碰到了一个改变他认识轨迹的人马克·戈瑞斯基(Mark Goresky)。在与他的交谈中,吴宝珠恍然大悟,仿佛找了那被自己遗失的一角。为此他后来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证明整理出来。
2007年,他开始写论文,整篇论文长达200多页。2008年5月,吴宝珠将论文投递给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出版物》,但审稿时间却用了1年多。
荣获菲尔兹奖,成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2010年8月19日,在印度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印度总理将当年的菲尔兹奖颁发给了吴宝珠,以表彰他在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证明上做出的贡献。这个象征着数学界的最高荣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最终进入了吴宝珠的手中。
获奖之后,吴宝珠声名大噪,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对吴宝珠伸出橄榄枝,邀请其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的专题教授,并且提出高额的薪资待遇,安排好住处。
但是吴宝珠的父亲,却对普林斯顿大学不甚满意,就在这时,芝加哥大学对吴宝珠表达了好意,希望可以去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吴宝珠询问父亲意见,父亲表示没有异议,于是吴宝珠接受了这个任职。2010年9月,吴宝珠开始担任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吴宝珠虽获巨荣,却为人谦虚低调,他曾说道:"我仅仅只是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基本引理,我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基本引理只是朗兰兹纲领中的一项基本定理,我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我将继续努力,为了彻底解决朗兰兹纲领的相关问题,也许这需要我耗费一生的时间去做,但是我却是十分愿意的,因为这就是我所热爱的数学事业。"
人物的背后,带给人们的思考
在最后,我想大家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各个领域的奖:数学—菲尔兹奖、物理、化学、经济——诺贝尔奖、计算机——图灵奖。
而在这些奖项中这么多年来,中国大陆无一人获奖。而留学在海外的华人,却有得奖的,例如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菲尔兹奖的陶哲轩等等。他们都有海外留学的经验,并且绝大部分并不是中国籍的。
中国的教育起步不算太晚,但是我们的人才却很难"辈出",这个原因,是需要我们大家都去思考的,也是需要教育界的前辈们去思考的,我们需要正视教育的不足,并且去弥补改善它。
正如有位网友说的话"奥赛的原本目的是选拔人才,发掘智力,但对于中国大陆的孩子而言,奥赛金牌却成了其唯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