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不求上进!利用同学间的互相比较,能改变“鸵鸟心态”吗

我在最近的一次直播讲座中收到了一位小学班主任的留言提问

现在的社会确实是充满了竞争,我们当然要让孩子做好准备,但身边有些父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屏蔽一些"比较"的影响,这样的孩子会成为"鸵鸟"吗?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来讨论,是因为它来自一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班主任,他/她的一部分观点正反映出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从老师的提问中我接受到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如果家长不对孩子们的成绩作比较,就不能鞭策自家的孩子进步,于是会导致孩子变成“鸵鸟”,不思进取。

孩子产生“鸵鸟心态”,

根源在哪里?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鸵鸟心态”,也称鸵鸟综合征(Ostrich Syndrome),是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Weiner最早提出的。

“鸵鸟心态”描绘的场景是当鸵鸟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坑,让自己非但看不到危险而且还觉得安全得很。

把这个理论用到人类身上,就是在说自己不希望看到、或者不想面对的事,就会回避或者放弃。反正我看不见,那就当无事发生,自得其乐吧。

那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鸵鸟心态”,更容易回避或放弃呢?

我给大家看下面这张图,这是创立逆商理论的Stoltz博士在他的著作《逆商》中的一个插图,图上的红字是我大儿子的读书笔记,他这样写到:很好的图示,要记住这张图。

Stoltz博士借由一个真实的登山遇难事件,将面对逆境的人比喻成登山的人,他们被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放弃者

他们见难而退,随遇而安,遇到困难习惯性放弃。这类人在普通人群中占比为10%-15%,只要拥有了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等生存资料后,他们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第二类:扎营者

他们努力过,但容易在攀登的途中滞留停顿,只要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安全感后,努力的积极性就会松懈下来。这类人占比在75%-80%,最容易选择停留在舒适区里观望。

第三类:攀登者

即使遇到困难仍拼尽全力探索,永不停止。这类人占比在10%,最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理想境界的奋进。

再来打个比方:我们今天这里有10个人在建房子,按逆商的攀登理论,我们中起码有一到两个人会说,这太难了,我不想做,便直接放弃了;同时,一定还会有一个人说困难再大,我也要做下去,想办法把房子建起来;而其中的7~8个人会说,不错啊,建得差不多了,就这样吧,干吗要那么努力做到最好呢?

Stoltz博士用这张攀登的图来告诉我们一个概念,就是人和人真的有区别,有些人更倾向于放弃,有些人却坚守到底,而大部人则比较愿意走走停停,在自己发现的舒适区里呆着。

而那一个坚守到底的人,不会左顾右盼,不会比较着看别人怎么做,自己才怎么做;相反,他一定是被自己内心的一个信念推动着向上攀登的人。

在我看来,“比较”孩子之间的成绩不会让本来就具有鸵鸟心态的孩子变得更勇敢;相反,还会让原本对成绩没有自信的孩子变得更胆怯,更想回避学习,更想逃避不利于自己的现实,毕竟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善,遇到自己暂时无法改变或不知道如何改变的现实时,就会选择做“鸵鸟”。

因此,我认为孩子如果有“鸵鸟行为”,不是因为缺乏“比较”而产生的,而更可能是因为太多“比较”形成的压力下,孩子对父母惯用的负面言语、激烈行为和无法自拔的现实的逃避,让孩子觉得毫无自信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作横向"比较",

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落后了吗?

我们的家庭和老师都会联合起来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作比较,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鞭策孩子后来居上,赶超他人。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排名次是最好的“比较”模式,它看起来公平透明,但其实对孩子稚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要解决“鸵鸟行为”,就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对学习缺乏自信、缺乏自我掌控感的问题。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我们应该学会一种大度的教育,有时候孩子学习上失败了,已经特别沮丧了,我们就不应该再打击他的自尊。应该要勇于找到孩子其他的闪光点,去肯定他,鼓励他。

具体怎么做呢?我依然要拿出心理学家马努·卡普尔教授的“有效失败“模型图来做一点解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效失败是一个思维模式,我在《学习的格局》第一章《差生陷阱》中介绍过它的四象限原理,我再来举个例子吧:

我的小儿子今年从原来的双语学校,考入了现在的公立学校。公立的学校对中文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学习大量的古文,而孩子在双语学校里古文学得不多,可是英文是他的强项。

就在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后,他颇为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的英文考了118分。原来,他不仅得了满分100分,还拿了18分的加分项,因为有一些难的题目他都做出来了。但在我看来这虽然是成功,却属于“无效成功“,因为他英文水平本来就已超过现在学校所教的能力范围,他真实的学习进步不大。

然而,当他告诉我语文考了60分时,我非常激动,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试卷中有古文题目,还要用中文写作,原以为他只能考30分或40分,但他居然考到了60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是一次虽败犹荣的进步,所以是“有效失败”。

“有效失败”的思维模式能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失败,即使做孩子间的比较,也是在保护孩子对未来的自信基础上做正向的比较,为孩子分析出失败或者错误中的有利之处。

就在我的直播过程中,接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

女儿5年级,成绩在班上前五,只要考试,无论成绩好坏她都会哭。因为考得好,她会担心下一次考不好;考得不好,她便感到失落万分。

这个孩子自信很低,对学习已经完全失去应有的掌控感,所以即使成绩保持在前五,也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感。相反,她已被排名和比较绑架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完全丢失在对成绩的恐惧心理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天,我还和小儿子聊了一会儿天。我问他,家长“比较”同学之间的成绩,对孩子的学习有推动作用吗?

他告诉我:“其实你们不比较,我们孩子的内心自有比较。我知道自己的学习程度在哪儿,我的动力来自我的内心。任何来自家长的压力对孩子都是负面的,这样的压力越少对孩子则越好。”

小儿子说的这番话,指出了一个痛点,就是孩子内心的学习动力,缺了这股动力,即使今天是100分学霸,也会成为明天的鸵鸟。这就像跑马拉松,胜者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而是用信念和韧性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

不比较

怎么驱动孩子学习?

互相“比较”、争夺"第一"只是一个浅层次的外部驱动力,信念和韧性的锻炼必须来自孩子内心对兴趣的一份执着,对一个目标的追求,最后把兴趣变成热爱,把目标上升为使命感。

使命感对我们成人来说好像很宽泛,不现实。但其实,一个青春年少的孩子最需要比现实更大的使命感来驱动他们去做一番“大事”。否则,他们就会变得毫无生气,就像他们的父母亲一样地思考问题,当学习这件事变得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时,孩子的动力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既不好玩又不动听,而且没有任何理想色彩。

我的做法是:先瞄准孩子要做的一件事,然后想办法把这件事的意义感升华一点,让孩子感到自己完成这件事的成就感将会很大,这样他的内心就会升腾出一股强大的使命感了。

我大儿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说,他找不出自己有任何特长,不知道自己在校园里要做些什么。我跟他分析说,你的人缘不错,喜欢交朋友,而且你的领导力也很好。你要不要进一步加强你的领导力,并围绕着交友的兴趣打造你的目标。

他说可以啊,那同学们怎么让我做领导啊?我说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你学习很好,老师指派你成为课代表;第二,你人缘好,你可以让大家给你投票做领导。他马上说我不要做第一个,我要做第二个,让大家选我。

他问,那怎么能够让别人选我呢?我说你就找一件有趣的事去做,而且这件事能够为大家服务,做好了,大家自会选你。结果他还真做成了一件“大事”。

他发现学校里的伙食比较单调,就发动小伙们一起做了次伙食调研,并把几百张调研的问卷汇总成表格,做了详细的分析报告,还附上一份午餐菜单建议。就这样,他的领导力和使命感显现出来了,不仅为学校的伙食带来重大的改变,也为以后的同学造福许多。

最后,大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学校最大的一个奖,叫“学生领袖奖”,以此奖励他对学校做出的特别贡献,以及在同学中的重大影响力。

由此可见,当我们把精力放在“比较”上,就会不可避免地为孩子制造恐惧感和无力感。

但如果把关注点放在为孩子营造内心的驱动力和行动上的成就感时,这种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力就会产生驱动作用,促进孩子的内心生长出自信和韧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