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起来!”男孩粗暴对待奶奶惹怒整个车厢,多少人还在无意识的溺爱?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发生在地铁上的一幕:一个男孩子因为奶奶不让他坐,对奶奶大吼大叫:“起来!”“我再说一遍,起来,给我起来!”

奶奶没有办法,指着孩子教育道:“我告诉你,你要再这样的话,明天开始我也不接,我也不管送!”同乘的人们劝阻,与小男孩儿搭话:“小朋友你哪个学校的?”小男孩恶霸式地回:“臭学校!滚!别管我!”

又有同乘人说:“你做的都让大家看不惯知道吗?”小男孩儿继续顶撞:“干你的事儿去,不要管我!”

评论里很多人说孩子太熊了,也有不少评论说:全都是家长惯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这个视频及评论,让我想起了前两天一个妈妈的留言:总说要无条件爱孩子,这样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总是很难把握爱与溺爱的界限,感觉多一分就过了,少一分又不够。不知不觉中,好像就爱“过”了。

可能会出现溺爱的几个原因

01

不想跟孩子发生冲突,怕安全感缺失,总是妥协

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老好人,有了孩子之后,更是有种“何必跟孩子过不去”的想法。有冲突肯定会伤感情,所以,不想与孩子发生冲突,怕孩子安全感缺失。

应该宽容的,自不必多说;不太该宽容的,也会创造理由帮孩子开脱,以此回避冲突。

比如去超市,孩子提出想买糖,你觉得挺久没吃了,可以满足,于是愉快地答应了买包巧克力;结果孩子又要巧克力、又要口香糖,你不同意,拒绝后孩子哭闹或者讨好地说求求你了,并保证自己不会一下吃光。

你觉得打破约定有点不妥,但又觉得自己妥协一下也能接受(让娃答应限制量),算了,这次就给他买两吧。这就是为了回避冲突的一种变相妥协。

小事儿如此,大事也是一样,孩子就容易得寸进尺、没有规矩。

02

圣母光环太强,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帮娃干

很多人生活中就是全能选手,啥都擅长,自然特别“操心”。

孩子系1个扣子用3分钟,还可能挑战失败帮系;

拼图拼了半天就是拼不上来,不开心帮拼;

小朋友们不跟自己玩帮游说;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不想写帮开导。

当孩子失败或者不愿意完成任务的时候,总是替孩子包办。你都替他完成了,那娃干啥?

具体事务都包办,自然是当甩手大爷,遇到问题都找妈。

每个情绪都包办,自然没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养成暴躁易怒或软弱无能的性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过于佛系心大,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好了

当孩子顶嘴、哭闹、不听话的时候,很多人一笑了之,认为他还小,还是个孩子。等大了,自然就懂了,会了。树大自然直么?不见得,大树不也得靠修剪的?

04

爷爷奶奶不想承担“过多”教养责任

为什么老人都惯孩子?我婆婆说过一个金句:“恰恰因为是隔辈!亲爹妈,怎么管、怎么罚,事儿过了孩子跟你们还是一样亲,因为父母与子女有血缘和更多的情感维系,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信赖和亲近。

但是隔辈就不一样了,少了这些羁绊,隔辈想要留存孩子们的爱,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对他好。”

所以,很多老人带孩子,不是大原则问题,便会选择放水。就算实在没办法了,亮出的杀手锏也可能是:“你要再不听话,我告诉你妈,到时候我可不帮你!”

隔辈人太爱孩子,也太怕孩子跟自己不亲了,所以不愿意管重,他们愿意承担照料孩子的责任,但不愿承认过多的教养责任。(这里只分析可能有这种问题的人群,如果你/你家老人不是,那很幸运,别杠)如果你在怀疑自己有没有溺爱,可以参考下是否有以上行为和动机。

如果有,请及时跳出来!过分溺爱,确实会宠坏孩子!

如何把握爱和溺爱的尺度呢?

01

爱孩子的确需要一个「限制」

其实大道理大家懂,但真要具体操作起来,就又犯迷糊了。到底给多少才是正好的爱呢?说到底,真爱和溺爱就像是在玩跷跷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跷跷板的平衡,要想平衡就得有限制。

没有限制,它就会偏向一方,那就会是溺爱了。举个例子吧:我们陪着孩子读绘本,这肯定是爱的陪伴,但如果到了睡觉的时候,不管时间、大人累不累,依然没完没了,而你也坚持给孩子读,这就是溺爱了,因为你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可以满足孩子,但要做到有限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应该被重视,也应该适当满足,让他感觉到被爱,但,不能让他过分“贪婪”。很多妈妈留言问过,管教会让孩子感觉不被爱吗?我想用一个读者真实的留言回答这个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同学因为又调皮捣蛋又不爱写作业,从上小学就被他爸妈男女混合双打,但我去他家玩,每天能看他妈带着他快快乐乐做模型、玩赛车、一起做家务准备精美的正餐,现在已经是新加坡籍幸福人生了;我爸妈倒是很少打我,可却日日时而不时地挖苦、嘲笑、讽刺、激将、埋怨我,从高中明白事儿了,无力摆脱这样的父母,中重度抑郁,自杀想了无数次。”

打孩子是上一辈习惯性的管教模式,这点C妈不赞同,但是他表达的两个意思是C妈想传达的。

1、如果在其他方面你给予了孩子很多很多的爱,那么必要的管教不会让孩子生出不被爱的感觉。2、如果你的管教对事不对人,让孩子知道我限制/惩罚你是因为调皮捣蛋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你这个人,孩子同样不会有受伤、安全感缺乏的感觉。

请记住:每次孩子谈条件,他就已经做好成败各占一半的心理准备;每次孩子做错事,他就已经对惩罚会有相应的预期。所以,管教孩子,真的不必玻璃心。但,要讲方法!

02

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在态度上,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温柔地接纳孩子,但是执行的时候要硬起来。但往往很多人容易弄返变成了情感上粗暴,执行时软弱。

还举前面那个去超市买糖的例子:说好了买一种,可是孩子就偏要两种,不许就把看上的几个零食都扔在地上,坐在地上哭闹着不起来。

A父母(情感温柔,执行坚定)

“宝贝,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也喜欢巧克力,也喜欢口香糖”——温柔地反馈孩子的情绪。

“但是,之前咱们说好的,每次只能买一包糖,再拿一个,你就超标了哦!你可以选一个最想吃的,另一个我们留在下次买。”——坚定地执行规则。

如果孩子继续哭,那么就让孩子先释放情绪:“你可以哭一会儿,来,妈妈抱着你,直到你平静下来。”——不愠不怒但不退步。

等孩子平静下来,其他的就都好说了。整个过程,孩子是可以感受妈妈的爱的,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哭闹爱就消失,同样规则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哭闹而变化。

B父母(情感粗暴,执行软弱)

“这都是什么臭毛病?怎么每次都说话不算话?这样以后谁信你?你要再这样,就一直坐着吧,别跟我回家了!”——粗暴的用惩罚来制止情绪。虽然你威胁了,说出了惩罚,但一般情绪崩溃的娃不领情啊,你还真丢下他不管么,没办法最后只能妥协了。

“行了,行了,你别哭了,再哭不给你买了啊,我去给你拿,下次不能这样了啊!” 。——执行的时候软弱了。整个过程,孩子不见得感受到妈妈多少爱,反而清楚的感受到,虽然自己被威胁,但我可以用哭来反威胁,达到目的。

你猜孩子下次还会不会这样?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适应变成了理所当然。”

C父母(情感粗暴,执行粗暴)

当然,也可能孩子拗不过大人,强行止哭、放弃。事情过后,孩子某一天可能会忘了糖,但忘不了父母坚决不买给自己的霸道模样。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小时父母不够爱自己的原因吧?其实,并不是因为具体什么东西,而是父母的回应方式,带给孩子“我爸/妈连包糖都不买给我,怎么可能是爱我”的错觉。

C妈说:

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建立在规则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不溺爱并不是不爱,而是恰如其分的爱。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可以无条件的爱你,但是不是无原则的爱你。只有这样,当孩子进入社会才不会变成熊孩子,才不会让别人来教育。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