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同学们除了挑选学校,更重要的是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毕竟选专业事关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呢?
今天就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方向,为同学们选择专业提供参考,2021届考生尤其要注意了!
NO.1——认识自我:重视兴趣和能力的评估
填报志愿时,考生最好进行自我综合评估,从自身的学科特长、专业爱好、能力兴趣、性格特点以及身体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与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等相匹配的专业,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专业是合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
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等
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科学定位,确立目标,规划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由于大多数考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各种工作的性质和具体内容不大了解,而且在这段时期,考生的个人兴趣还处在易波动的阶段,没有完全定性,对自己潜在的能力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一些科学的心理测验结果,帮助考生了解自己潜在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并参考详尽的专业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树立科学、理性的志愿填报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NO.2——了解专业:关注专业内涵,综合考虑因素
»»专业名称:
家长和考生最容易产生以“名”定论的情况,即仅从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去猜测专业内涵。有些专业的名称看起来有些相似,但无论是在学习内容、培养方向还是未来就业等方面的差别都很大。
例如: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属于理科,跨度非常广,所学内容包含自然科学、人口学、经济学等等,侧重于从科学角度分析环境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工程属于工科,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等等。
由于高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人オ培养目标的设置等均有所差异,不同高校之间同一专业的发展也大相径庭。因此,对专业进行了解时,需要将学校与专业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交通工程专业—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侧重于公路方向;大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侧重于铁路方向;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侧重于海运方向;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侧重于航空方向。同样是交通工程专业,海洋、陆地、航空三个方向之间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然后进行报考哦。
»»培养目标:
由于各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各有侧重,看起来名称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其培养目标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课程设置:
从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基本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即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会应用到哪些行业,有什么能力要求等。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オ培养方面的重要支撑,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一个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专业实力水平的重要体现。
»»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院校普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合格后,向社会输送相应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尝试大类招生、试点班、实验班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方向:
专业学习内容往往与职业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喜欢所学的专业内容并不意味一定喜欢其职业工作内容,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拟选专业的就业方向、具体工作情况等。
»»就业流向:
一般来说,有签协议就业、国内深造、留学深造、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关于直接就业的数据,通常能够看到单位名称、薪资待遇、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地域等指标数据;
关于国内深造的数据,通常能够看到深造的学校、专业等情况;
关于留学深造的数据,通常能够看到留学地、留学大学、专业等情况。这些都可以对将来的规划做一个参考。
»»就业前景:
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只与专业所属行业的状况相关,还与开设院校的综合实力有关系。此外,考生和家长还要正确看待就业率,认清就业率与就业前景、就业质量等的关系,科学利用就业率选择专业。
NO.3——选择专业:多重角度考量,理性选择
1.从性格类型着手(仅供参考)
性格外向型:爱说、想说、敢说,这类同学比较适合报政、经、管等社会学科;
性格内向型: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的同学比较适合学文、史、哲这类研究性的学科;
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的同学比较擅长学工科;
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可以考虑学理科。
2.排除法选专业
如果不清楚自己想选择什么专业,也可以先排除掉不想选择的专业。在剩下的专业内选,范围就小很多。
NO.4——慎重选择:避免误区,合理选择
1.热爱比专业更重要
虽说,就业好很重要,但前提是,你得能就业。那如何才可以做到“能就业”?你要热爱你的专业,喜欢它的就业方向,熟悉它的发展前景,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的话,只能说,盲目报专业很危险。
多个学科、专业领域的学者、行业人士以及在校大学生提醒正在面临选择的学子:热爱比就业更重要。
2.大学教育≠职业教育
很多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给考生选择了家长认为正确、不错、将来就业会好的专业,导致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逃课、挂科,甚至还有被劝退的。
大学教育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前者是提高综合素质、训练思维能力、扩展眼界的地方,后者是专门培训一个岗位具体的从业技能的地方。
3.就业率高≠这个专业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
就业率是很多人选择专业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很多家长在和考生一起报志愿时,都将这一点看的很重,似乎大学读了一个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后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未来的职业前景就光明无限。其实按就业率来选专业,风险很大。
就业率只是一个普遍的数字,而每个考生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且对自己的职业要求也不一样,不能用就业率对未来的发展做定性,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也要看在这个领域做得是否出色。正如南京大学的一位院长所说“就算某个领域再缺人,也是缺那些做得很好的人。”
如果学生因为一个专业的就业率稍微高一点,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他很可能会在那个“热门”领域里做得很一般,而错过了那个他本来可以做得很出色的领域。
“360行、行行出状元”,专业只有类型不同,没有好坏之分。“热专业”会随着学习人数增多、就业人数饱和等等原因逐渐变“冷”,而一些“冷专业”却可能因为社会的发展“翻红”。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只以就业“冷热”为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由天津新文达教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