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整个事件来看,
张先生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算得上用心,
只是有些小细节没有做好。
教育本来就是长远的事,
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学习。
谈起11岁的儿子果果,市民张先生充满了无奈,他表示,孩子痴迷游戏卡片几乎到了“饭可以不吃,但卡片一定要有”的程度。
他和妻子在儿子刚上三年级时发现孩子迷上了卡片,并且越买越多。当时两人认为这是孩子一时兴起没在意。直到他们发现,儿子储存了万元压岁钱的四个存钱罐全部都空了后,才意识到情况比较严重。
为此,张先生给果果买了一套顶级游戏卡。“我以为把这些强卡一次性收藏到位,孩子就会满足。”结果张先生无奈地发现,儿子并未收手,反而有些变本加厉。
“其实我最初不反对孩子买卡,我也帮他买过顶级卡,但沉迷卡片的事情已超出底线。”张先生说,花光了压岁钱后,果果竟然到学校对面的商店偷拿了一包价值70元的游戏卡。
12月2日,张先生带着果果来到辖区派出所进行“自首”。民警对果果进行了口头批评教育。果果也意识到自己不当的行为,并表示以后不会再犯。
12月10日,记者来到合肥多所学校周边进行探访,发现几乎每家商铺都有游戏卡片在售,价格从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针对张先生送孩子到派出所 “自首”一事,中国家庭情商首创者林林认为,这个过程对孩子有震慑作用,也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甚至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自首之后,家长还能做什么?这个很重要。”林林表示,从某种角度上说,孩子收集游戏卡,其实像成年人炫富一样。“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自我反省是否发自内心认可孩子,平时是否给与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林林告诉记者,果断戒掉是治标不治本,重要的是用代替取代戒掉,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林林表示,“父母应该尝试给孩子做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生活中时时体现的心理学。”林林举例说,比如孩子放学,要吃门口小店的糖果,家长可以尝试延迟满足,告诉孩子周末去超市买。
“我们做过大量的分析,对于小孩子阶段的偷窃,不需要上升到道德角度,而是需要家长去觉察是否满足孩子的心里要求,满足孩子内心最深刻的愿望。”
(全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