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高气爽,周末,我带着我妈和我儿子开车去郊区扎帐篷,路上,看着《小猪佩奇》的儿子突然问我: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就我没有爸爸?
我:世界上连两片同样的树叶都没有,更别说孩子了,所以每个孩子都很特殊,而你,不但特殊,而且还很幸运。
没有爸爸,就少了一半人对你的期待了。你知道别人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期待都有多大吗?他们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希望孩子上学的时候有个好成绩,找一个好工作,嫁一个好人或娶一个好媳妇儿。而你 ,通通都没有,你不但没有爸爸对你有期待,连我这个妈妈对你都没有期待。
日本有个很厉害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说,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美好心灵,所有的磨练都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妈妈会尽量给你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去陪伴你,带你读书学习,而你,经历完你想经历的东西,看完你应该看的事情,心满意足的离开就可以了。
儿子:没有爸爸也算幸运啊!?
我:当然啦,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幸运的。
儿子:那你现在幸运吗?妈妈?
我:我当然幸运啦,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儿子,又健康又可爱,还特别爱我!
儿子:那如果我死了呢,你还幸运吗?
我妈眉头一皱就要训斥我儿子,我赶紧用眼神制止:那也很幸运啊,我还有我爸爸妈妈呢!
儿子:那如果外公外婆也死了呢?
我一边开车一边斜眼看了一旁脸色阴沉的妈妈,无奈地说:那我还有哥哥姐姐呢,侄子外甥,我们都可以在一起!
儿子:那他们都死了呢,你还幸运吗?
我妈已经快暴走了......
我:如果他们都不在了,那我就了无牵挂了,我把房子卖掉,到处走走看看,中国还有好多地方都很贫穷,我看看能不能去帮助一下他们。
儿子:那如果所有的人都死了呢,你还觉得幸运吗?
我妈已经彻底无语了。
我:所有的人都死了,怎么可能剩下我一个人呢?我指出儿子的语言逻辑漏洞。
儿子不依不饶地说:就是剩你一个人呀!如果所有的人死了就剩你一个人了你还幸运么?
我哈哈大笑:那也是幸运的啊!我不但幸运,而且我还得忙死,你想想,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啊,我死了以后地球上就没有人了,记录我们这段人类文明的职责就落到我的头上了,我得想办法把我们存在的痕迹记录下来。
我还得学会画画,否则很多年以后又出现人类了,他们根本看不懂我们的文字,我还得想想怎么才能保存得更久——不能用普通的颜料作画,不然刮风下雨就没了,还要考虑到风沙的侵蚀,最好要刻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我还得去找......还得学雕刻......
很多年后,如果又有新的人类出现,我的这些东西都能被他们看到,那我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呀,这也太幸运了吧!
儿子:如果以后也没有人类会出现了,你还幸运吗?
我:如果以后没有新的人类出现,那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个人,我是最后一个看大这个世界的人,何其幸运!
2
如何和孩子解释离婚?是很多单亲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安的解释。安是美国的一个富家女,冒天下之大不讳嫁给了老奥这个黑人,但是老奥并没有珍惜安的真心,有了小奥巴马以后依然沾花惹草,在奥巴马2岁时,老奥干脆离家出走了。
安独自把奥巴马抚养长大,10岁时,奥巴马才与父亲见面,父子俩相处了一个月,这也是父子俩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聚。
奥巴马关于父亲的诸多疑问,安这样解释:我们三个人有三种关系,现在断了的只是我和你爸爸的关系而已,我和你爸爸依然爱你。
安的这套解释离婚的理论被大多数人采用,其中就包括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顾佳因许幻山出轨离婚,向许子言解释说,我和你爸爸现在虽然不一起住,但是,我们都还爱你。
比起家的完整,孩子更在乎的是给他的爱是否完整。
3
单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给很多人脑中传递单亲孩子心理不健全、有问题的感觉,当我与别人聊起单亲孩子时,总有人一上来就评判: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
先且不说随意的对别人进行评判本来就是一件极没有边界感和素质的事,我觉得他们这种想法也是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上的。
这个偏见就是:他们把双亲家庭过度的美化了。
据说,那些世界一流的大学即使一个人成绩再好,体育、阅读不达标,也不会收,他们考量的是孩子的综合水平,孩子要想心灵富足,父母的陪伴必不可少,但是当今社会,陪伴孩子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双亲家庭又有多少家庭能做到对孩子高质量的教育和陪伴呢?父母是双职工的,老人带孩子的比比皆是,妈妈是全职妈妈的,爸爸常年出差,丧偶式育儿比比皆是,这些还是父母都上进的,不上进的,孩子盼着父母离婚的都有。
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质量的双亲家庭形式本来也不容乐观。
有句话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的活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痛苦,痛苦不分深浅,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与其盯着别人的痛苦,还不如改善一下自己的痛苦。那些一门心思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有问题的,要么存在偏见,要么就是自视过高。
而作为单亲父母的我们,能做的除了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多陪伴和尊重孩子外,更要做一个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父母,以身作则地向孩子传递,即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幸,也要相信有更多的幸运。
毕竟孩子不会按照父母的期待成长,只会按照父母的样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