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十三五”成就巡礼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 章颜青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市技师学院院长 桂超
市数据资源局局长 齐明砾
分别就阜阳“十三五”部分发展成就作出介绍
并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王彪
问: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方面,我市做了哪些工作?
答: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着力扩充资源总量。制定了《扩建乡镇公办幼儿园实施办法》,加快乡镇幼儿园建设,实现了乡镇公办中心园基本全覆盖。“十三五”以来,新建公办幼儿园214所、改扩建公办园187所,与“十三五”初相比,全市幼儿园增加944所,在园幼儿增加6.3万人。
二是加大投入,财政资金保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保障了幼儿园建设任务的资金需求。
三是强化专项治理,推动小区幼儿园配建移交。制定《阜阳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成立治理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分别列出问题清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挂牌督办,逐园进行销账,共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110所。
四是建立奖补机制,促进民办园普惠优质发展。印发了《关于扶持和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意见(试行)》,明确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界定条件、认定程序、退出、收费管理办法,完善了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工作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五是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制定了我市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最高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政府指导价,保育教育费最高指导价,由当地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办学成本、财政补贴、幼儿园等级等情况,以合同约定方式确定最高收费标准。
六是加快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训精度。加快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力度,与2015年相比,教职工和专任教师分别增加1.25万人和0.72万人。建立完善园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落实培训基地和经费保障。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下基层巡讲和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问:疫情发生以来,“安康码”成为大家出门必备的电子通行凭证。请问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没有手机的孩子,怎么使用“安康码”?“安康码”除了作为通行凭证还有哪些功能?
答:
今年,省政府、市政府将“安康码”列入33项民生工程,建立了以“安康码”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2月初以来,“安康码”在简化通行核验检测程序,提高精准防控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数字化支撑。目前,“安康码”已经成为大家出门必备的电子通行凭证,全市申领安康码人数超过752万人,扫码核验达到4600万次。
考虑到老人、儿童的扫码问题,我们在“安康码”上线之初,就具有“帮家庭成员申领”的功能,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手机号进行核验,方便老人、儿童核验通行。近期,又升级推出了“帮他人申领”功能,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的老人、儿童,可以由家人或者好友使用“帮他人申领”功能申请“安康码”,也可以由监测点工作人员代为申领登记,经检测后体温正常可以使用。此外,考虑到老人、儿童操作不便,线上安康码还提供了如“老幼安康码助查”、“离线码”下载等功能,线下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纸质登记服务,进一步方便老人儿童出行扫码核验,畅通出行。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安康码”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电子通行凭证的基础上,我们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人社局、医保局、财政局、文化旅游体育局等单位,共同拓展“安康码”应用场景,关联了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
在医疗健康方面,实现“安康码”与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凭证的互联互通,全市14家医院实现了“安康码”挂号取号、就医结算功能,889家医保定点药店实现了“安康码”扫码购药,截至目前,使用“安康码”就医人数已达1.5万人次。
在政务服务方面,市县两级9个政务服务中心已全部实现“一码出入”“一码取号”“扫码办事”,全市“一码通办”事项数达69722个,在办事窗口,扫“安康码”就可以自动带出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无需携带证件即可办事,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材料,加快“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在复学复工方面,我们上线了“学生健康打卡”“企业考勤打卡”两项服务,在全市826所中小学校实现“安康码”出入管理和健康打卡,截至目前,43.2万名学生和2.4万名教师打卡933.3万次;全市137家企业4879名员工使用“安康码”考勤打卡服务。
此外,我们还开发上线了“安康码”+景区预约、“安康码”+消费券、“安康码”+智能小区等便民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安康码”在医疗卫生、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同时确保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的老人、儿童,在面对智能服务时能用、会用、敢用、想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加快实现从“一码通行、一码通办”到“一码共享、赋码生活”。
章颜青介绍:
“十三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主题,全市教育事业实现由全面追赶到跨越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80所,在校生185.6万人,专任教师9.3万人,主要教育指标均比“十三五”初期有大幅度增长。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522.33亿元,年均增幅达6.5%。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项目401个,实现农村“一镇一园”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83%,普惠覆盖率83.0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4.73%,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累计完成达标学校881所。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今年年内完成全市60.7%的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提前三年实现均衡发展县域全覆盖,创造了全国均衡发展的“阜阳速度”。
坚持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科研扎实开展,组织市级特色专题教研活动等一千余场次,获评国家及省级以上奖项3148人次,省市级立项课题447项,结题344项。高考成绩喜报连连,高考文理科全省前500名人数保持增长态势。
坚持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五育并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冰雪、足球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42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7.07%,10所学校被认定为“安徽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
坚持教师队伍持续优化。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改革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累计培训教师25万人次。不断拓宽中小学教师补充渠道,五年共录用教师2.5万余名。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教师周转池。
坚持教育公平强力推进。精准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全面消除随迁子女就学升学障碍,高效实施学生资助,五年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70.6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59亿元。大力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86.32亿元。
桂超介绍:
“十三五”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力稳就业、重保障、强人才、惠民生、促和谐、提服务,就业扶贫工作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市人社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社会保险窗口被人社部表彰为“全国人社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全市人社系统干部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既定目标任务,为促进我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创业形势持续稳定。坚决贯彻“六稳”“六保”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70%。城镇登记失业率2.49%,连续5年低于控制线。连续13年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引导6万人回阜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5万余个,带动就业45万余人。认定市级“接您回家”创业园11个,进驻企业362家,吸纳就业1万余人。常态化举办“2+N”招聘会3000余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33510人。建设认定扶贫车间257个,带动就业8569人,带贫率36.8%。深入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20年全市有就业意愿的39.04万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实现“动态清零”。不断完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2.3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2.3万元/年提升至3.5万元/年,平均增速8.7%,高于同期GDP增速。
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层次逐级提高,待遇标准逐年调整,转移接续积极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分别达到63万人、577.4万人、32.8万人、44.6万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79.5%、21.6%、29.6%和47.7%,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十二五”末的1967元提高至2501元,增长27.1%。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升至115元/月,人均发放养老金约120.78元/月,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64.3%、53.2%;失业保险待遇调整到1152元/月,较“十二五”末增长22.8%。落实降费率和减免缓政策,2020年以来为企业减免社保费9.03亿元。
三、人才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深入实施颍淮英才计划,稳步推进技工大市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多元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0万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5.6%和25%。新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入选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1人。阜阳技师学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单位、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中国集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优秀示范点,安徽省新兴产业综合竞赛集训基地,在校生达1.6万人,率先成为安徽首家万人技师学院。全市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个。连续4年举办“阜创汇”职业技能系列竞赛,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举办省级赛事7项、市级竞赛91项,选拔人员在全国、全省技能竞赛中获奖311人,有力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水平。今年10月份,我市承办了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其中,阜阳技师学院10名选手发挥出色,入选省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并在11月份的全国大赛中分别取得团体赛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在昨天结束的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阜阳技师学院程裕林荣获汽车喷漆项目银牌,4名同志进入国家集训队。
四、和谐劳动关系健康发展。不断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持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和谐劳动关系高地逐渐形成。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劳动用工网上系统备案,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全市10家省级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获评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1家、示范企业20家。依法建立基层调解组织439个、聘用基层调解员1178人。“十三五”期间,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70%以上,仲裁结案率92%以上,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6%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结案率98%以上,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五、信息惠民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740万人,比“十二五”末增长48%,电子社保卡签发104万张,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应用全面拓展,布设快速制卡网点354家。全市200项人社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182项人社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提交申请材料由平均4.37件缩减至2.17件,承诺办结时限由平均16.32天压减到1.37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舒心。在“皖事通”开通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功能,45.8万名退休人员完成居家认证,占认证总量的50.31%。2020年以来网办业务111.64万件,获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23.3万次,满意率100%,居全市第一。
展望“十四五”,是一个充满新挑战与新机遇的新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主动作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为大美阜阳、实力阜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齐明砾介绍:
“十三五”以来,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政务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政务服务工作呈现新气象。一是做实“一网”。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动态调整全市政务服务事项17.6万个,累计受理办件2860.6万件,办结率96.6%,在线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上线服务场所2420个。率先完成第一批公积金、社保、医保等6个政务服务事项落地宁波市自助终端,按下加速迈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快捷键”。持续优化“皖事通”移动端功能,全市累计上线公积金业务、养老保险、社保医保等482项应用。截至目前,“皖事通”APP注册量由2019年底的35万个增加到569.7万个,“皖事通”APP访问量超1.4亿次,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疫情防控期间,依托“皖事通”APP,上线口罩预约、空中课堂、人员密度图、发热问诊、电子消费券等专题应用,在全省首发上线“安康码”,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记申领超过752万人。大力实施“安康码”便民服务工程,完成“安康码”与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凭证的互联互通互认。二是做优“一门”。扎实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和3个市级分厅功能,拓展8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172个镇级、1951个村级为民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事项整体进驻率达98.36%,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显著提升。其中,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驻事项较2015年底翻了两番、办件量提升了3.5倍,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一件事”综合窗口改革全面实施,实现从“多头受理”到“一窗受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新变化。三是做强“一次”。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支撑作用,全面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云签和电子材料库建设和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累计归集电子证照种类145类,制作电子证照数量2085万个、电子印章7925个、归集电子材料165万个,总量均居全省领先位次。相较“十二五”期间,实现申报材料精简一倍以上,平均审批时限压减67%,17.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评价标准,开通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现场评价器、手机短信、服务热线等7类“好差评”反馈渠道,累计接受群众评价655.1万人次,评价满意率达99.9%。
二、数据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十三五”时期,我市数据资源基础建设加速发展,建成“一数、一云、一网”的基础能力支撑平台。一是建成“一数”平台。建成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汇聚公安、民政、市场监管、公积金等52家单位1227类18.3亿条数据,提供数据调用服务2617万次。完成政务数据100%、经济和社会数据60%归集汇集的目标任务。二是建成“一云”平台。今年3月份,实施云计算中心扩容项目,持续提升全市政务云服务承载能力,为各单位业务应用提供安全、稳定、可靠、按需使用、弹性伸缩的云计算资源,全市174个业务系统实现了“云上应用”。三是建成“一网”平台。我市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和共享,全市政务外网总接入单位达2238家,乡镇(街道)、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接入率达100%。今年年初实施了市电子政务外网扩容升级,在省内率先完成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改造,电子政务网络承载能力较2019年提升了5倍。
三、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惠民城市试点,“十三五”期间,我市建成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智能公交系统、“智医助理”系统等,初步形成了涵盖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城市综合应用体系。出台《阜阳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统筹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建设上线市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项目全流程在线管理。2016年,我市荣获“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2018年,被评为“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2019年,被评为“2018-2019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荣登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50强。今年4月,市委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数字阜阳”的实施意见》,全面统筹推进“数字阜阳”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发展新局面。
为阜阳更好更快发展!
点赞!
颍州晚报记者 储继明、牛桂芹/文
王彪/摄
编辑:李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