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为什么做家务这件事和孩子的优秀与否扯上了关系呢?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进入到了一个漫长的成长阶段。
如何判断这个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就是从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去判断的,而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正式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而做家务都是做好的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维的一个渠道。
让孩子的思维
在做家务过程当中,孩子需要自己去判断,我要先完成这个事情还是那个事情?我要怎么才能把这个事情完成得圆满?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规划能力、统筹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而这些能力无论是在学习当中还是工作中,对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
让孩子主观能动性
只要家长对孩子做家务的事情给予更多的鼓励以及不太苛求,其实孩子是很享受做家务的过程的。
因为孩子能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种情绪都会让孩子更愿意去主动尝试一些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都会大增,主观能动性更强。
那么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孩子就会从“妈妈要我学”变成“我自己想学”。这样的心态,孩子吸收的知识才会更多。
智慧的家长都懂得“用”孩子
应采儿就会要求儿子Jasper从小收拾自己的玩具,做饭的时候也会让Jasper帮忙做一些搅一搅、拌一拌的事情。
蔡少芬也会让自己的女儿从小做一些小手工,打扫房间收拾饭桌,甚至是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小菜。
朱丹也会从小让女儿帮忙晾晒衣服,拖拖地。
奥巴马给孩子制定的9条家规当中,其中更是5条都和做家务有关,要求孩子一定要铺床,保持玩具房的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做家务呢?
1、不要用钱去贿赂
不要把做家务这件事变成一个交易,这孩子是不可能爱上做家务的。
当孩子家务完成得好,家长对孩子的鼓励的话语,其实就足以让孩子对这件事有持续的动力。
2、不要坚持让孩子做完美
孩子家务做得不好,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在《虎妈猫爸》里
赵薇让6岁的女儿洗袜子,奶奶看见了便说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洗的干净呢?”
赵薇则回答道:“她如果洗不干净,我自然会替她再洗一遍的,我是在培养她动手的习惯。”
3、家务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
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直接操作难度系数太大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太难而产生抵触心理。
最开始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都选择孩子力所能及的,比如自己叠小杯子,自己叠衣服,收拾玩具、帮忙拿筷子、擦餐桌……
在最开始帮助孩子这些好习惯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绘本,给孩子一个模范的对象,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
各位家长推荐的书单是以下三本书:
《好孩子好品质》
这套书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祝士媛女士倾情推荐的一套绘本。全书12册,在社会行为领域、生活常识与技能领域上对孩子进行培养。
比如《我会管理我自己》一册中就有自己收拾房间、洗澡时间到、“拖拉机”不见了等主题的小故事帮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好习惯。
书中故事都是通过小主人公大豆和小葱、妞妞等小朋友生活来引导孩子。形象也很可爱。图画书也采用了清晰地糖果色,容易吸引孩子视线。
扫描书中二维码,也可以免费听有声故事。
《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
这套书曾经在2015年——2017年连续三年进入当当童书年度畅销榜TOP10,获得2017年中国图书编辑年会“年度口碑奖”。
一套共10册,让孩子养成不马虎、不拖拉磨蹭、不找借口、不放弃、不盲从、不迷失、发现优点、学会沟通、学会友爱、学会表达的好习惯。
比如《魔法师马里虎先生》中的魔法师马里虎先生在变魔术的时候总是出错,想要变出一束鲜花,但是却变出一个锅;想要变出一朵云,结果变出一团火,还把自己的眉毛烧了半边……
著名童话作家陈梦敏的扛鼎之作,故事精彩,想象奇特,即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同时又是基础阅读和文学启蒙的上乘之选。
《小威利做家务》
威利喜欢和妈妈一起做家务,他用吸尘器打扫卫生、会收拾玩具——妈妈做过的每一种家务,威利都有兴趣参与。
首先是整理房间,积木要放到箱子里。彩色画笔也要放回盒子里去……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如果你对“做家务”这件事有什么见解,或者是有什么好的书单推荐,都可以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