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李若琰
山东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结果近日揭晓。一校三地2.7万余名研究生中,1.8万余人获得奖励,其中42人获最高奖——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
能够从2.7万名研究生中脱颖而出,这些研究生学霸身上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们的求学经历,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其中四名校长奖获得者进行了专访。
(一)何元航:本科阶段专业排名前70%,研究生阶段逆袭
何元航,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洲非通用语言文学专业朝鲜语方向2018级硕士生,师从朱明爱副教授。学习期间累计完成翻译任务20万字,同时兼顾外语的人文属性和跨学科性,在文学、文化、语言教育等领域开拓创新,在国内外期刊发表6篇学术论文。曾获山东省韩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在很多人看来,女孩似乎更有学习语言的天赋。男孩学外语,而且是小语种,能拿到校长奖,让人刮目相看。何元航一脸谦逊,他说校长奖是山东大学学生的最高荣誉,能拿到这个奖非常荣幸,是对他研究生三年学习的认可。他说自己在本科阶段专业学习并不突出,“专业排名大约在前70%。”
本科阶段专业排名在前70%,何元航是如何实现逆袭的?这激起了记者的兴趣。
何元航认为三件事改变了他——大三上学期赴韩国釜山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研一上学期受学院教授推荐赴韩国成均馆大学交流15天,参加韩语演讲比赛。
何元航是2014年参加高考,当年填报志愿时,他的目标是法学专业,朝鲜语是第五个志愿。被录取到朝鲜语专业,何元航心里是有落差的。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失落,而是选择了接受。“尽管结果不是自己期待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为之付诸努力。”
接受结果,努力把它变得符合自己的期待,这是何元航的人生哲学。
韩国釜山大学交流学习,真正开始会用朝鲜语
第一个转机发生在大三上学期,何元航获得了前往韩国釜山大学学期交换交流的机会,在韩国进行了半年的学习。“去韩国之前我的语言实力并不好,掌握的大都是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口语交流能力比较薄弱。”
何元航清楚自己的短板。到韩国后,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去做了社会兼职。“在兼职的过程中和当地叔叔阿姨沟通时,我发现自己语言上确实存在一些短板。而且釜山人经常说和韩国普通话不太一样的釜山方言,我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吃力。”
为了补齐自己的语言短板,何元航在闲暇时间看韩国电影、背电影台词,又反复地读、反复地记之前学过的教科书,用的都是高中时“死记硬背”的方法。
“我很感谢那时的自己,在那段时间,我才算把朝鲜语基础知识真正打牢了,语言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一个台阶。”何元航说,那是他真正开始会用朝鲜语的阶段。
韩国成均馆大学短期交流,受到警醒和鞭策
第二次转机发生的研一上学期。受学院教授推荐,研一上学期,何元航到韩国成均馆大学进行了为期15天的交流。“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166名学习朝鲜语的研究生相聚在成均馆大学,互相交流学习。”那段时间,何元航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同学的刺激和鞭策。
“我们通常感觉中国人身处东亚文化圈,学习朝鲜语应该更有优势,但真正在一起交流之后发现,很多来自西方国家同学的语言能力和研究思维并不逊色。”何元航感慨道,他们对朝鲜语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们,“这让我受到了警醒和鞭策。”何元航说,当时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能在国际平台上低人一头。
韩语演讲比赛获奖,开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
山东省韩语演讲比赛是省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韩国语赛事,何元航曾在2018年获一等奖。“这是一个考验临场发挥和语言积累的比赛。”
何元航在大二的时候曾经担任过韩语演讲比赛主持人,但他坦言那个阶段韩语表达能力并不算好,“更大程度上是背词,做不到灵活运用”。当时看到选手在比赛中的随机应变,对语言的把控能力,让他很受触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大三那年,何元航第一次参与了韩语演讲比赛,拿到了二等奖。“对专业排名前70%的我来说,从没想过自己也能尝试这种只有‘学霸’才能参与的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也给了我一个暗示: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是可以做好的,就看自己愿不愿意。”
后来进入研究生阶段,他参加了2018年山东省韩语演讲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对他而言又是一次挑战。那次比赛一共有四十五个选题,他便把四十五个选题都准备了。尽管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但抽到的选题依然让他始料未及——“无现金社会”。“虽然有准备,但大脑中的记忆不完整,全靠临场发挥。”最终,何元航凭借深入浅出的讲述和深厚的韩语功底,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青睐。
那次演讲比赛之后,何元航的人生迎来了高光时刻。
2021考研在即,何元航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以‘清零’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过去,无论是荣誉还是遗憾。“将自己的过去清零,在研究生阶段重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希望学弟学妹们除了在校园内学习,还要抓住机会去外面看看,拓展视野。“接触的人和事多了,自己的人生格局会放大,眼界也会放宽,很多曾经困扰自己的事情也便迎刃而解了。”
(二)李岩志:学预防医学是阴差阳错,却歪打正着
李岩志,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师从贾崇奇教授,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SCI论文,揭示了人群中糖尿病等疾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目前正在探索新冠肺炎致死的影响因素,将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李岩志是黑龙江人,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现为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当年高考,预防医学并非他的第一志愿,“我的第一志愿其实是临床医学七年制。”没想到这次阴差阳错竟然成了歪打正着。
擅长数学,刚好学了预防医学
“高中时期我的优势是数学。录取到预防医学专业后,我发现更偏生物的医学基础课有点枯燥乏味,但学了流行病学、统计学这两门与数学相关的专业课之后,我发现我实在是太适合学预防医学专业了。”后来考研深造,李岩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东大学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山大这个专业很有优势,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继续探索。”
“我们这个专业平常关注度不高,但每次出现疫情就会被推到台前,被更多人注意。”也正是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坚定了李岩志学习预防医学的决心。“看到那么多流行病学专家奋战在研究一线,确定潜伏期、寻找病毒传播途径,我也希望今后能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万事开头难
被山东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录取后,被录取的兴奋没延续多久,李岩志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迷茫。“在研究生刚入学时,我其实没有研究方向,也没有一点思路。那段时间每天都待在图书馆看老师和师兄师姐曾经发表的文章,希望有所启发。”
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找了很多科研思路,但大都被导师否定。”
灵感的到来也很突然。
“有一次看新闻,说二十一世纪不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对这个方向产生了兴趣。在翻阅大量文献后终于发现了研究缺口,所以我选用限制性立方样条的方法,探索不同行业每周工作时间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行业的曲线类型和拐点位置。”李岩志说。
这段经历给李岩志带来的启发是,搞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本专业,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知识到了一定的阶段是相通的,说不定哪条信息就触发了你的灵感。”
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李岩志豁然开朗,目前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3篇英文SCI论文。要知道,普通研究生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就能毕业。
当然,科研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李岩志发表的3篇SCI论文背后,被拒稿十余次。“第一次被拒稿,我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东西都被否定了。”李岩志说,那天他在去上课的路上接到拒稿电话,一下子就懵了,“那节课怎么上下来的都不知道。”
但后来慢慢冷静了下来,逐渐明白搞科研发论文,被拒稿很正常,“我还可以修改、完善文章后继续投下一个杂志。”
特殊迎新季,他记不清自己搬了多少件行李
学术研究外,李岩志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投身志愿服务。
作为班长,李岩志策划、组织了近几年的趣味运动会。“考虑到研究生们平时都比较忙,互相都不太熟悉,我就希望借这个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除了趣味运动会,李岩志还举办了学院的羽毛球比赛。“考虑到我们学院女生特别多,我就选择举办了适合女生参加的羽毛球赛,希望借体育锻炼缓解大家的科研压力。”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迎新也变得特别起来,“家长不能进校,新生的行李需要人帮忙搬运。”李岩志果断报名参加了迎新志愿者队伍,他已经不记得自己当天搬了多少件行李。“除中午休息一会儿外,迎新工作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当天我的微信步数到了3万多步。”
歪打正着学了预防医学的李岩志打算把这个专业继续读下去。“我想继续深造,攻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博士学位。”他说,这个专业认真读下去,蛮有意义。
(三)潘瀚:当年选择光学,因为名字比较高大上
潘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德春教授。本科、硕士均就读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新型低维纳米材料进行了宽带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研究,并成功实现了其作为宽带调制器件在红外脉冲激光器中的初步应用,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以上SCI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54.64。
与何元航、李岩志的选专业经历不同,潘瀚的本科专业是自己选的。
潘瀚是2010年参加高考,与机械、电气、能源与动力专业等重工科专业相比,光学专业当时在工科专业里并不热门。“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光学专业,感到比较新奇,觉得这个专业可能十分‘高大上’,就报上了。”就这样,从2010年到2020年,潘瀚在山东大学光学专业走了10年,见证并参与了学院和专业的发展。
10年山大光学路,12篇JCR二区以上SCI论文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潘瀚对新型低维纳米材料进行了宽带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研究,并成功实现了其作为宽带调制器件在红外脉冲激光器中的初步应用,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以上12篇SCI论文,一区发表了7篇,累计影响因子54.64。
“通俗地说,我的研究方向可以这么理解:人们在做美容的时候需要用到激光脉冲,而产生这种激光脉冲,就需要用到我研究的这种光学材料。”潘瀚解释说,这种材料类似一个开关,主要负责控制脉冲产生的时间间隔和脉宽的尺度。
“论文累计影响因子54.64”是个什么概念?潘瀚解释说,影响因子代表期刊的平均引用次数,是期刊影响力的间接体现。“普通博士生发表2篇SCI论文就可以毕业,论文分区没有要求,累计影响因子达到5或者6就可以。以去年评选国家奖学金为例,最低发表3篇就能拿到国奖,累计影响因子需要达到10左右。”
博士刚入学时的挫折感,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科研的道路上,往往要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能迎来一次成功。潘瀚也是如此。
“在我博士刚入学换了新方向的时候,那种挫败感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感觉很迷茫,然后迷茫慢慢变成了一种焦虑,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
谈及自己转换方向的原因,潘瀚说自己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比较浅显,而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需要更加深入,“可能是当时的积累还不够。”潘瀚感慨道。
这种迷茫和焦虑持续了大半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别说SCI,我什么文章都没有。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也许是积累够了,我就慢慢找到了研究方向,开始出成果了。”
潘瀚说,那段时间里除了阅读别人发表的文章、自己做实验,导师的帮助特别重要。“我那时感觉没有办法排解自己的苦闷,考虑问题也不是很全面,李德春教授便和我讨论,给我各种层面的指导。”
科研之余,喜欢唱歌打篮球缓解压力
校长奖学金的评选不光注重学术成果,获奖者还需要具备出色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工作方面,潘瀚现在担任班长,还曾在本、硕阶段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辅导员助理、班长和团支书。
除了科研,潘瀚喜欢唱歌、打篮球。本科期间他还加入过舜歌合唱团。在合唱团的两年,潘瀚参加了全国各地举办的合唱比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比赛,此外我还参加了福建卫视和济南电视台举办的比赛。”
而打篮球也是潘瀚所热爱的,“勉强算是学院的小主力。”但是由于读博期间忙于科研,潘瀚现在打篮球的时间和频率都变得很少。不过,每年的研究生篮球赛他可是决不能错过。“从硕士到博士,今天已经是我第7年参加研究生篮球赛了,一共拿了3个季军、2个亚军,但是很遗憾没有拿过冠军。”
对潘瀚来说,“沉迷”合唱和打篮球有两个因素。一是缓解科研压力,尤其是在科研受挫的时候。“它们能让我放松思维,然后再回过头来搞科研。”二是和团队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的感觉。“我喜欢身处团队的感觉,在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我的意志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王朋:硕士毕业后工作4年,重返校园读博
王朋,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建新和尹龙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围绕异质结工程和缺陷工程策略,设计了一系列高性能、低成本催化剂,有效解决了锂氧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为锂氧电池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5篇SCI一区论文,其中2篇论文荣获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和Small当期正封面,累计影响因子104.359。
王朋不是“校门对校门”的博士生。2013年他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泰安一家企业工作了四年。四年之后,他选择了报考博士研究生,来到了山东大学。
“我有一个博士梦”
“我选择读博有两方面的原因。”王朋说。
“一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有读博士的梦想,在工作阶段也未曾遗忘。刚好出现了一个机会,为了让人生不留遗憾,我选择了重回校园。”
“二是在工作后我遇到了一些瓶颈,希望带着这些问题去研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朋认为,是否选择读博,内心的召唤最重要。“在选择之前,要问自己三遍:这个决定值不值得。一旦下定决心,后面自己就会百分百的投入,做事非常有干劲,也会很有效率。”
入学后,先精读了100篇优秀学术文献
从工作岗位回到实验室,王朋最初还是有些不适应。“学校和公司环境有着很大差别。在最开始的半年,我感觉自己一直静不下心来;而且工作思路也完全不同,工作的时候是严格按照已经存在的标准来执行,但科研需要自己开创从来没有的新东西。”
为了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王朋精读了锂氧电池领域的100篇优秀学术文献,并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写下了中英文笔记,重点和心得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出来。
“这其实是我的一个个人习惯。我想把相关领域内的主要技术瓶颈和潜在解决方案都烂熟于心,在这个基础上再有目的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这和我4年的工作经验应该也有很大关系。机械制造行业内,每个生产环节的精度都有着非常严密的要求,所以也造就了我严谨的性格。”王朋说。
“在那段比较迷茫的时间里,我的导师和师兄师姐对我的帮助也特别大。我的导师不管再忙,每周也会和我讨论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在和师兄师姐边吃饭散步边讨论课题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科研经验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读了100篇文献后,王朋对锂氧电池领域的成就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就最终把自己的方向定在了掺杂策略和艺术结构策略两方面。“4年后的今天,我感觉这两个方向也没有过时。”
王朋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锂氧电池材料。“锂氧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储能体系,研究它最大的社会意义是为锂氧电池技术研究和制造产业化提供新思路,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现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它的能量密度无论怎么优化,只能达到300瓦时/天的上限。而国家工信部要求2025年实现500瓦时/天的目标,这就需要另辟蹊径。”王朋说。
那么,王朋的科研成果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可以说,它是现在最顶级的5G时代。”
一位父亲的愧疚与责任
重新回到校园的王朋,在学校里是学生,在家里是父亲。
“我对家庭是有愧疚感的,毕竟孩子还小,没有做到每天都陪伴在身边。”王鹏说。但愧疚感随之就转换为了责任感和工作的干劲,“希望自己能努力工作,给孩子做个榜样,让孩子感觉到爸爸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017级的王朋明年就要毕业了。“我打算在现有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毕业后申请国外的博士后岗位,希望在锂氧电池领域内创造更有意义的科研成果,为储能体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自己曾走过的路,王朋感慨道:“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哪怕在外面经历了再多,最终还是会follow your heart,走上一条归心的路。”
“但读博士一定要沉得住气,还要有愿意为之奋斗几年的冲动和干劲。”
“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心态,可能读博士还是挺痛苦的,毕竟这个过程一定会经历无数次失败,面对心理煎熬和科研压力的双重打击。”
“在我遇到挫折,内心比较苦闷的时候,如果家里人能给自己一句非常贴心的安慰,我就有动力扭转自己颓废的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王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