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各位考研er探讨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考研呢?
我已经想到了一些答案,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为了可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或许大家还有精神层面上的更自由的理由。
但今天就谈谈考研中最俗气的理由:「考上研后,国家给你发多少钱?」
01
我是某211大学的研二学生,分享一下我们学校实际补助的情况:
读研期间,每月的生活补助费是600元,每一学年直接发满12个月,寒暑假也有生活费。如学生申请贫困补助,还将获得额外补助,按三个等级从1000元到3000元按等级系数发放。此外,奖学金方面,入学第一年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排名前40%的同学发一等奖学金8000元,后60%发二等奖学金4000元。
除了上述常规的补贴和奖学金外,研一有优秀生源地(本科为本校、211或985院校)和优秀学生(专业本科成绩排名前5%)奖金,根据实际情况分20000元,5000元,3000元三档。之后如果出了学术成果,还可以参与国家奖学金的评选,这个奖金通常比较丰厚,一般20000元起步。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增值模式有勤工助学、参与学院学术项目、校企合作等,如果做出成绩都会有相应的奖金或经费补贴。
02
我是某985院校的研二学生,我们学校全额覆盖学术奖学金,每人发8000元/年,基本可以抵扣学术型硕士的学费。另外国家每月补助硕士学位600元,共计10个月。(稍微比之前那所学校少一些),如果是博士生的话这个补贴是1000元/月。要领这个补贴有个前提——档案要放在学校,所以在职读研的同学和档案不在学校的同学是没办法领这个补贴的。另外,我认识一些读化学和物理专业的同学,他们导师每个月还会单独给他们发600-1000元左右的补贴,作为科研项目助理的工资。我是文科生,一般没什么实验室项目,但每学期可以报销1000元的书费,也算是一项不错的补贴了。
读研期间也可以争取一下2万元的国家奖学金,但是名额有限,我们学院一般每个学员有3-4个名额(一个学院大概30-600个学生)。有的学校还有学习成绩奖学金,可以申请专利和科研成果,除了这些,还可以申请做助管或监考、评卷等等,这些等于做兼职,都是有收入的,如果尽快一点,基本读研的收入可以完全覆盖生活费和学费的。
03
本人中部地区某211学硕研究生,2017届毕业。我们学校的奖学金是这样构成的。第一类是学术奖学金,有三等分别是10000元、8000元和4000元,这个奖金的比例每年不同,这个是我研一时候的比例,一年一次到账,研一应为十二月,研二和研三统一在十月;第二类是国家每个月的补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算,每个月应该是500元,一年12个月,大概每个月15号之前到账,日期不确定,有点像发工资的感觉。第三类是导师给的“劳务费”,劳务费与学院和导师有很大关系,没有一个规定的章程。有的导师项目经费多,那给学生发的劳务费就多,我们学院学生的劳务费200-500每个月不等,听说一些理工类的同学劳务费每个月可以拿到1000多。
学硕每年学费8000元左右,加住宿费可能9000+,基本不过万。如果拿了一等奖学金,基本够学费和住宿费。国家每月发500,加上导师给的劳务费,生活费也没太大问题,所以读研其实真的花不了多少钱。
04
我是四川西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本专业每月国家补助600元,学校补助420元。申请奖学金,必须是发表过论文或参加过学术会议,如果是干部就更有可能申请到。若参与了导师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或编入书刊成为作者,那基本上奖学金就稳了!我们这样的双非高校,拿国家奖的机会不多,但凡出一个国奖的同学,那肯定是有很出色的成就,比如发表了很重要期刊,类似北京大学学报、国外《自然》杂志这样的刊物。
去年我拿的是三等奖6000元。如果拿了校级一等奖的还可以申报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理论上最高可获三四万元!但要拿全奖金是都是神仙打架,正常情况是一个月有1020块的生活补助,饭堂也不贵,吃住不成问题,专心搞学术的同学每月还能剩钱!
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2021年研招考试就要开始了,报考了的同学最近都是在拼心态,保持心态不崩就赢了一半。我相信很多自考er都有考研的梦,希望大家最终都成功登陆理想彼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