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唯论文”导向,拆门容易修门难

对于积重难返的问题,大刀阔斧地拆掉一扇“旧门”的同时,还要及时预备一扇“新门”。如果只有底线伦理,没有新的评价规则,惯性的力量可能还会延续。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等。

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标志着破除哲社科评价“唯论文”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十个“不得”的底线要求,仿佛十道“金牌”,向包括“唯论文”在内的种种不良导向亮起红牌。

俗话说,拆门容易修门难。对于积重难返的问题,大刀阔斧地拆掉一扇“旧门”的同时,还要及时预备一扇“新门”。前述《意见》中的众多“不得”只是在拆门,还需让人们看到新的科研评价标准这扇“新门”。如果只有底线伦理,没有新的评价规则,需防范惯性的力量延续。

笔者认为,修建新的哲社科研究评价之门有几个方向。

第一扇门是“时间门”。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正优秀的成果,也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哲社科成果评价,如果规定参评作品必须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作品,让参评的科研成果多等一会儿,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淘汰一大批“注水”的所谓成果。

偏重功利和实用的评价体系,会造成学术成果评价的“快餐化”,这也被不少声音诟病为评价标准的“顽疾”。快餐式的评价办法,让不少应景的成果刚出炉就参评,光鲜的外表又有多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其被在当下谬赞,不如让它们在历史的跑道上多待一会儿。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有几个不是经过多年的时间考验后才获得殊荣的呢?

第二扇门是“实践门”。哲社科成果既要有独特的思想价值,也应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离开实践价值,所谓的思想性也就变成了标签;真正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也应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具有普遍价值。反观当下的获奖成果,能有“一次性”的实践价值已经难得,真正管用几十年的成果实在凤毛麟角。没了“实践门”的阻挡,一些伪实践价值的作品戴上了成果的“桂冠”。实践出真理,不妨让“实践门”淘汰那些华而不实的成果。

第三扇门是“同行门”。如果哲社科评价的成果是20年前的成果,让不在一个时代的学术同行来评价以前历史成果的学术含金量,将减少世俗关系对学术评价的干扰。比如规定哲社科评价的成果不能由本人申报,而是改由三位同行联名提名,且他们公示提名推荐的理由,相信这样的评审办法将通过“同行门”的遴选再淘汰一批。

现在一些学术评价泛滥,评价的时间太早,评价的干扰因素多,导致了评价的自娱自乐。搬掉这些绊脚石,让评价的成果和评价的同行不在一个时间频道上,还愁哲社科成果评价缺乏公信力吗?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

标签: 论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