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上已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出生的人,我在高考录取率极低的八十年代初考上了大学,应该算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我们的必修课中,竟然有《形式逻辑》这门课!我毫不犹豫地爱上了逻辑课,并且取得了九十八分的好成绩。也许是因为得到了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后经论文指导老师任定成教授推荐,在核心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全文发表。
虽然大学毕业后前三十年所从事的出版工作可能大大受益于求学期间所接受的逻辑教育,但是,关于逻辑重要性的真正认知,却是我从六年前开始在高校担任导师时才后知后觉的。作为研究生论文的指导老师,或者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我每每深切感受到逻辑思维训练的缺失,会给论文写作者带来多大的困扰。从论文标题的缺憾到章节目录的失衡,再到语言的混乱,表面看似作文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思维的缺陷。“所谓主谓不合,动宾不合,等等,表面上是语法问题,实际上是逻辑问题。至于篇章结构,更是大半属于逻辑思维问题。”[1]因此,我非常赞同王力先生的主张:文章写不好,应该先补上逻辑这一课。
语言学家王力
那么,逻辑到底有多重要呢?1974 年《大英百科全书》目录卷的科学分类栏目中,逻辑学位居各门自然科学之首;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也把逻辑学列在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仅次于数学。当然这里指的是整个逻辑学科,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把逻辑学的研究当作自己的专业;但是学习、掌握普通逻辑的知识,懂得逻辑知识的日常应用,无疑是每一个现代人提升其文明素养的基本要求。
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都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是在我国,逻辑学却曾长期受到冷遇,逻辑教学更缺席了数十年之久;到今天,逻辑基本知识依然没有在高校普及,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同样几经沉浮。正如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格明所言:“世纪之交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然而……由于对逻辑理性与人文性、逻辑理性与创新关系的误解,走过一段淡化逻辑理性的弯路。”[2]
不得不说,数十年来,逻辑常识教育的缺席,不仅让我们的学生很难进行真正的学术写作,也使一些人的思维呈现某种程度的病态。著名作家王蒙三十年前发表的一篇题为《雄辩症》的微型小说,因惟妙惟肖地刻画了那些不讲逻辑而好强词夺理的人的滑稽形象而令人忍俊不禁,大获好评;但是,直到今天,这样的人却并未见得减少——在当今这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全民传播时代,有话不好好说,诉诸情感、诉诸传统、动辄进行道德绑架乃至实施网络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仍然随处可见。在互联网空间,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逻辑常识,常沦为无意义的骂人口水战。这样的状况,无疑是令人忧虑的。
作家王蒙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倡导教育的逻辑理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明确将“逻辑清晰”“思维缜密”作为重要内容提出;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逻辑思维,而且明确提出要学习推理。在最新出版的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专门的逻辑知识单元。不仅如此,我们从不同的渠道得到消息,许多大学意识到逻辑教育的重要性,已经着手调整教学计划,开始在一些文科专业开设逻辑学的必修课了。
既然要开课,当然要有合适的教材。在此,我要郑重地推荐这本《逻辑学教程》。这本教材的第一作者,正是我读大学时的逻辑学老师刘文君教授。刘老师1957年在华中师范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被分配到逻辑学教研室任教,从此逻辑学成了她终身的专业。刘老师教学风格独特,严谨深刻、灵活生动,她使用“提纲+卡片式教学”,社会新闻、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等都作为逻辑学的举例,通俗易懂地讲解那些“深奥的”原理。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刘老师逻辑课上“爱迪生孵小鸭”等故事的开场白,至今仍让我们记忆犹新。正是因为刘老师生动的诠释,使“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逻辑学一下子就走进了同学们心里。刘老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逻辑问题”、解决“逻辑问题”,使我们深受感染和启发。因为在逻辑教学和科研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刘老师曾两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中国图书奖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文君老师的大学毕业文凭
刘老师常说:“逻辑思维对人的影响,可能不太容易说明白,但却无处不在!”如今想来,正是因为深深受惠于刘老师的教导,使我在编辑工作和学术研究上得心应手,并在从事出版实务工作三十年后顺利转型,得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了让我的学生能够跟我一样,从刘老师半个世纪逻辑学教学经验的结晶中获取营养,我于2018年年初开始动员刘老师编写一本逻辑学教科书。
从大学毕业,到再次联系上刘老师,时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刘老师的形象仍然是我在大学逻辑学课堂上见到的那位风趣幽默、活力四射的青年教师。所以,我在向刘老师约稿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她老人家已经八十高龄了!记得在接到我的电话后,刘老师说,你知道吗?我已经年过八十了……可是,我在详细了解了刘老师的健康状况后,仍然坚持请她主笔来编写这本教材。谢天谢地,刘老师在她的入室弟子王玉梅老师的协助下,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顺利地完成了眼前这本《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一页
这本教程积刘文君老师半个世纪的大学逻辑教学经验,结合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的鲜活实践,系统介绍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知识、遵照逻辑规律进行思考和写作乃至发现真理的方法,以及运用逻辑学知识甄别谬误和驳斥诡辩的技巧。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对难懂的逻辑学原理进行讲解,对常发生的逻辑错误原因进行条分缕析,并用鲜活的实例对标准的举例进行补充,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应用;逻辑原理的学习、方法论知识的介绍与适当的综合思考相结合,可使读者思路清晰、脑洞大开。因此,这本教程对于那些想学习逻辑基本知识,又不知如何入门的读者用于自学也非常合适。
本人在审读书稿的过程中,既重温了刘老师当年的教导,再次领略到刘老师上课的风采,也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获得许多新的启迪。相信这本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知识完备、语言准确的逻辑学教科书,一定会获得读者的认可。当然,作为这本书的特约策划人,我也衷心地希望能收到来自广大教材使用者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工作;您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会是对逻辑教育事业的宝贵贡献。
现在,可以开始你愉快的逻辑学之旅了——试着运用逻辑来发现谬误、进行推理、展开论证,你会发现:逻辑不神秘,你过去就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过它;逻辑很有用,它能让你的思考更加严谨周密,阅读与表达更加顺畅,写诗作文更有章法,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1]王力:《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文化知识》(第1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年10月版,第95页。
[2]吴格明:《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测评 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国考试》2019年第9期。
主编:曾润喜
执行主编:郭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