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考研三次才成功上岸,读博花七年的山东小伙,今成南科大校长

人生总是很艰难的,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意,有时候我们想取得成绩上的突破,这种突破却迟迟不来,同时还会有其他比我们更优秀的人,轻而易举的就走在时代前列,反衬着我们的黯然落后,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以偏概全,毕竟人的生活除了苦痛之外,还是有很多的美好,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去否定人的一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或许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我们终究能将这种失败的经验教训累积起来,汇聚成一股惊人的能量,而这股能量,最终能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1962年12月,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出生环境太过贫穷,他小时候没有得到过太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研究、琢磨书本,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知识,虽然他很刻苦,但是闭门造车终究是不可行,所以他对知识的吸收并不是很好,在1984年,他获得了一次小小的成功,考入了山东大学光学系,当时的他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非常惊喜,也坚定了“努力必然会有所收获”的信念。

然而,后来他又一次努力奋斗,想考研究生的时候,其中有一门科目却考得非常糟糕,只考了39分,让他功败垂成,被理想中的大学拒之门外,此后他不甘心,先去就业稳定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又继续去考研,始终不放弃自己考研的理想,然而第二次参加考研笔试的时候,命运再度造化弄人,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不知道是因为低血糖还是什么原因,他考一门考试时,感觉头晕目眩,又没有发挥好,最终, 再一次因为这一门成绩的短板,在笔试环节就被刷了下来,按照常理来说,数理化是一个人逻辑思维中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如果数理化没学好,在科研上不会取得太大进步,他两次考试,数学、物理只考了39分,这似乎已经说明他不是科研学习的好苗子,应该放弃去考研深造的道路,专心当个普通上班族了,当时旁人也是这么劝说他的,他们都说,事不过三,如果他考研再次失败,那就千万别在这个环节死耗着了。

不过,世界上有一种坚持,叫做“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薛其坤就是这样的,他最终用努力弥补了自身的短板缺陷,在25岁的那年,他第三次报考中科院物理系的硕士生考试,这一次,他终于成功的成为了博士生,当时他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是否极泰来,从此迈上康庄大道,但是像他这样没有学术天赋的人,在读博过程中也是磕磕绊绊、非常痛苦的,别的博士生大多数读博期间,很容易就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且成为了科研领域佼佼者,走上了各行各业的巅峰,但是薛其坤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了坚韧的毅力,却也度过了更加漫长的岁月,从开始到毕业,他共花了7年时间,才圆满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终于在七年之后,1994年,他克服了千辛万苦,并迎来博士毕业了,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希望他前去那里工作,担任教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知道是不是前半段求学生涯过得太过坎坷,薛其坤的学术人生终于展现出卓越光辉的一面,他像是突然开窍了,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于是在学术上屡屡灵光乍现,取得出色成功,其实,他在此前的多年学术经历中,之所以比较笨拙,是因为他一直站在旁人的研究基础上,靠着各种各样的文献,支撑自己的学术观点,后来他才意识到“照猫画虎反类犬”,他觉得做学术需要的是模仿,但模仿其模式不如模仿套路,套路学会,干什么都手到拈来。后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终于学会批判否定的继承各类学术观点,最终成为了一代科学名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3年,50岁的他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带领团队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听起来这个理论太过高深,其实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立足于实践,让人们的生活足以过得更方便快捷,解决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耗电快、运行慢的问题。不但是在实践方面小有突破,他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绩,根据学术界对他的粗略介绍和统计,他这些年来功勋显著,披一身荣光,挥斥方遒,SCI论文是世界上最难发表的论文学术期刊,而他却发了330多篇,其中还有着5篇Science、7篇Nature ,2篇PNAS,31篇Physical Letters,超过6100余次引用频率。在2016年,他又获得了一个极其厉害的奖,就是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他的成绩让他傲立于科学之林,也让他在教育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今年11月,薛其坤在南方科技大学建校十年之际,出任了校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放眼望去薛其坤的人生,就是寒门出贵子的典型案例,他没有因为出身平凡而怨天尤人,也没有因为考不上想去的学校,就丧失自我的动力,面对困境他不抱怨,面对失败他不颓丧,他让自己活得永远坦荡,永远安宁,最终,在别人三点一线奔赴职场,当苦兮兮的上班族时,他却成为学术大牛,光芒璀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