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和现在的00后、10后聊一聊,相信他们所展示的知识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这一代的中国少年们,以远超预想的速度茁壮成长。从文化课成绩到计算机编程,再到各类目不暇接的兴趣辅导班...... 时代的变化之下,中国少年所接受的教育也在面临巨大变革。
作者:Cheryl
本文原文来自:精英说
北京小学生书柜中摆放的编程类书籍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中国少年故事》
纪录片《中国少年故事》正立足于中国337个城市,寻找1001位中国少年,记录并分享他们眼中的世界、心里的未来。
目前,纪录片已经更新了4集,主要讲述了4位北京少年成长中面临的教育压力和未来抉择。
从牛娃聚集的海淀、学业繁重的朝阳到高手如林的西城、育儿焦虑拉满的海淀...... 4个北京家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和教育理念,而这些中国少年们,又将如何看待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
01.
在北京养娃,
真的有那么可怕?
海淀是牛娃集中营、清北学霸的聚集地,在这样的地方,养一个10岁的娃一年要花掉你多少钱?
对此,椒椒妈妈给出的答案是,仅限教育类支出,一年需要五到六万元钱。而在北京这样偌大的城市里,这样的支出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纪录片的第一期,将镜头投向了北京的一位10岁男孩——焦天瑞/椒椒,目前正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云岗一小读书。
对于椒椒的文化课学习,妈妈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压力,相反,她非常注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
“未来的社会将是非常多元化的,很多人养活自己的方式不一定知识文化,可能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就足以让他过得很好,过上很幸福的人生。”
除了架子鼓,椒椒的兴趣爱好还有编程、击剑和书法,除此之外,鲜少见到文化课补习班的身影。
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椒椒妈妈会把课程尽量安排在一天,挪出空闲时间让孩子玩耍,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精神状态。
和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们一样,椒椒妈妈也会让儿子定期参加一些科创类比赛或者考级,但对于赛事的权威性考量和奖项结果并不太关注,只是把考试当作对儿子一个阶段性成绩的验证。
通过考试,椒椒也可以熟悉各项比赛的流程,等到未来有一天准备充分,需要在重要的考试中稳定发挥时,不至于因为流程不熟或太过紧张而错失良机。
现在,椒椒已经积累了不少编程和英语课程类的奖项。
身处竞争激烈的北京,椒椒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展现出十分难得的耐心和宽容心。
“当你在评比的时候,可能自己心理压力会很大,而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可能你和自己比的时候,更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
而对于孩子,她评价的第一标准是心智健康,十分善良。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瑕疵和缺点,因此她从不苛求椒椒变得完美,而是调整自己的视角和眼光,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
在未来,妈妈希望椒椒可能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在人生的低谷中能够有勇气战胜自己。
02.
少年班之路,
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了
纪录片的第二集,来到了北京朝阳。
9岁的男孩岑隽喆(多乐)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他个性开朗,爱好广泛,且博览群书,从科学到历史,从编程到文学,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小朋友。
多乐家分工明确,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的学习生活,平常都是爸爸负责家里的餐食。
才刚刚三年级的多乐,已经在妈妈的安排下准备参加北京人大附中2020年早培班的初试,属于人大附中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项目。
人大附中早培班2010年开始招生,招生对象为具有北京学籍十岁左右的小学生,通过考试挑选一些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的孩子,最终录取人数不会超过180人。
人大附中早培班一直以超前学习闻名,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一年500万字,初一就开设了正常学校初三才有的化学课,日常学习多涉及初中竞赛内容。
为了掌握一手的升学信息,了解更多的升学政策,多乐妈妈日常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虽然人大附中早培班的提前录取大多要求海淀区学籍,通常情况下也不接受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学生,但多乐妈妈还是坚持让儿子参加考试,目的就是让多乐提前了解与他同龄的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学到哪种程度。
虽然还只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但妈妈们关注的方向却是奥数竞赛、大语文,以及英语能力的培养,几乎每一项都设有考级,需要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步步向上爬梯。
而身处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中,很多家庭都被裹挟着前进。多乐妈妈表示,完全散养并不现实,作为父母,需要为孩子的未来作出设想和理想的规划。
03.
11岁考入“少年班”的女孩,
到底强在哪里?
对于北京妈妈来说,西城是北京唯一的教育高原,就客观高考分这一项,西城区的排名就是北京市的排名。也因此,西城的学区房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北京房价的制高点,这里的教育质量和育儿焦虑也由此可见一斑。
纪录片的第三集,走进了一位北京西城区的少年陈思凝。
陈思凝今年刚刚11岁,七月份通过了北京八中的少年班考试,九月份开学越过六年级,直接到北京八中上学,正式成为学霸集中营的一员。
思凝一家现在居住在西城区马甸桥附近的一个小区,离思凝的小学只隔着一条栅栏。虽然小区环境不算太好,但七月参考均价为每平方米13.8万,名符其实的顶级学区房。
而为了女儿的学习,在转校之前,父母筹备着搬家。为了思凝上学方便,爸爸每天上下班的路程非常远,早出晚归,留给家人的时间很少。
陈思凝的成绩与她一直以来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每天放学之后,思凝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她还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的任务满满当当,从数学到英语,从体育到线上课程,有条不紊。
在采访中,思凝的妈妈表示,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自驱力,也就是自我驱动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愿意学,主动学,能够从学校中找到乐趣和方向,才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一个孩子从天性上来说都具备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从出生到他发现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们总是很愿意去问为什么,也什么都想知道。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不愿意问了呢?什么时候他变成了一个需要家长和老师逼迫着学习的孩子呢?
其实这源自于家长对于孩子学业竞争期望的变化。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愿意汲取未知的信息,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有兴趣的时候相应地推他一下,给他相应的一些资源,那么他就会自我驱动的往前学习。
而这样的驱动力,往往在于外界良好及时的反馈。
考试成绩只是结果,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参与感和互动感,让他愿意主动向前走,有目标地学习。
2018年,思凝开始系统地学习编程,2019年参加了全国编程大赛蓝桥杯和全球青少年micro:bit挑战赛,并凭借科技作品《断裂冰川链接系统》获得了中国赛区一等奖。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网络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思凝妈妈并没有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而是给思凝报了一门蜂窝儿童大学的课程,教导她如何去提升网络素养,在网络上去辨别哪些东西可以看,哪些东西不可以看。
此外,思凝妈妈也会主动给女儿讲解这些APP背后的编程算法,如何引诱你去把时间关注度浪费在不相关的信息上。
因此,即使没有父母的看管,思凝对于抖音、头条之类的小视频也有一定的抵制能力。
对于女儿的成长,思凝妈妈有期待,但不苛求。孩子身上出现的小缺点和不足,她更多地是从家庭教育的方向去反思。
这一代的孩子有着更加遥远和无限的未来,思凝妈妈经常告诉女儿,你们这一代,一定有人会去火星的!
“童话并不现实,你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这份挑战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世界里,选择自己愿意投身的领域,这将是你们未来的使命。”
04.
为什么大人可以发脾气
而孩子不行?
“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作为全国的教培胜地,北京海淀区名校云集,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聚集,似乎仅仅提到“海淀”这个名词,各位妈妈的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少年们在教室中埋头苦学的画面了。
严若愚,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时候生活在天津,父母为了他的学习,不辞辛苦,来到海淀定居。
严若愚课业繁忙,每天上完课,妈妈就会接他直接到课外的补习学校参加数学集训课,为了不耽误时间,晚饭基本都是外卖解决。
而严若愚也不负众望,在他的升学简历上,光是奖项就占据了整整两页纸。
若愚的父母会用电子笔记记录孩子成长的一些重要瞬间和感悟,这也成为了家庭的共同记忆。
疫情期间,若愚妈妈带着儿子一起回顾成长记录,从自己怀孕到若愚长到11岁,一路走来收到的来自周围人的关爱和帮助,唤起了他很多童年的回忆,也教会了他什么是感恩和爱。
有天,若愚妈妈回家的时候,看到若愚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一时着急,对着若愚的语气也不太好。
若愚表示自己很无辜,事后和妈妈分析说:
“我们每个人身上带着一个瓶子,装着我们的坏情绪,装满了就会溢出来。你们在外边工作,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情绪不好,回来看到我任何一点不好,坏情绪就一股脑地溢出来,所以这个情绪就发泄到我的身上了。”
若愚妈妈对此感悟颇深,父母与孩子,往往互为导师,儿子无疑是给自己上了一节情绪管理课。
同样身为海淀区学生的汪禹晟,今年刚满10周岁。
比起六年级的严若愚,今年9月份刚刚进入五年级的汪禹晟,成绩同样不容小觑。
他爱好广泛,学习的范围也广,很小就开始学习架子鼓、机器人、钢琴和美术。现在更多地将精力转向了文化课学习,另外学习西班牙语、书法、编程、橄榄球、游泳、篮球。每当寒假还要回去参加滑雪培训。
禹晟在语言学习上十分有天赋,因此妈妈在禹晟二年级的时候就带他参加了KET考试,一次通过。随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并通过了PET考试,现在正在全力筹备FCE的等级考试。
一个又一个随之而来的英语等级考试对于海淀区的孩子们来说,基本上成为了学业标配。
而现在才五年级的禹晟,英语词汇量已经达到了五千。
对于海淀区少年们来说,升学中英语和语文只是锦上添花,最突出需要考量的还是数学能力。
从小学开始,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和人生目目标。
程序员、作曲家、老师,还是个小学生的严若愚对于未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设想。
而禹晟还不想给自己设限。他觉得未来努力就好,如果设置太多的目标,心理压力也大,做不到的时候你会跌落的更深。
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高地,教育资源遥遥领先,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4位北京少年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而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有关于 平等、尊重和鼓励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完美呈现。
我们相信,少年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每一个中国少年的教育和未来都应该被看见、被重视。
Reference:
纪录片《中国少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