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一)
故乡系列
母亲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村教员,她用她的大半生都在做着一件事情——教育家乡的农民。如今在故乡的农田里耕作的农民,在故乡的矿井里采煤的农民,在故乡工地上施工的农民,以及在故乡做着生意的农民中,有不少都是她年轻时教过的学生。这些今天的农民以及过去的学生们陪伴着母亲几十年过来,也陪伴她度过了绝大部分的年轻时代。
80年代的中期是我记事的开始,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村是要比现在繁荣的。我家在太行山深处,太行山深处的村庄都不大,每个村子从几户人家到百十户人家不等。在那时,即使是大山深处的村庄也大多有自己的小学,这些小学的生源数量从数人到数十人不等。大一点的乡村,1到5年级都有,每个年级有一个教室,一个老师负责全年级所有的课程。小一点的村庄,一般只有1—4年级,几个年级的学生合并到同一个教室上课,1到2名老师负责全校所有的课程。5年级以后,农村的学生都要到乡政府所在地跑读初中,不设5年级的村子,孩子们在4年级以后就必须要学会蹬自行车,因为他们要到邻村去跑校念书了。
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些学校里教着书,她半辈子里所教过的学生少说也有几百人,所占过的村庄小学校共计有9所,这些学校分布在和顺县的马坊和紫罗两个乡,这两个乡横跨了两道沟(老家方言:一道沟即是一条河流过的山间谷地,在家乡人眼中,一个河谷范围内成长起来的人都是老乡),范计方圆百十里地。由于地方条件有限,在这些小学里的教室也多是五花八门,从旧的寺庙到窑洞,再到新的瓦房都有。这些学校中,既有全校都不满十人的村校(曲里小学、小田地小学),也有由四个队组合成的一所18个学生的百草足小学(百草足、木利脑、梳头咀、新庄四个大队,方圆四十平方公里)。梳头村、上庄、下庄、白云村的学校也都是复式教学。母亲教过的学校中,唯一一所不是复式教育的就是外婆家所在的科举村(历史上曾出过举人,所以就叫了科举村)小学,在我的记忆中,科举小学学生最多的时候,曾经接近过百人。
山村小学第一个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字和计算,语文、数学是绝对的主科;3年级以上的班级还上自然课,教的是农村生活要懂得的生活常识,例如“二十四节气歌”、“风力歌”、动植物的分类等;四年级有地理课,五年级有历史课。偶尔会有音乐课,教学生唱会国歌以及少量的童歌;偶尔也会有体育课,教会学生做操。
山村里学生的出身都一样,大家没有多大经济差别,也就没有多少攀比,都一样的穿布鞋,一样穿花布或者棉布做的衣服,背一样的书包,或者用剩余的布料拼对成的百纳包,或者是黄帆布书包。家里稍微宽裕点的,会有草纸做的一个本子写各种作业,诨名“乱写本”。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平时就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
村子里读过几天书的人不多,能写会算的人往往不多,因此上山村教师和大队会计是受乡亲们尊敬的几个人物之一。有学生的人家,每年都会把老师请到家里吃上几次饭,一来表达谢意,二来也是承续尊师重教的乡风。此外,村子里还会给老师们划出几块田地作为教师的福利,由村民协助教师耕作,每年的收获可以满足老师的伙食。此外,山区没有自来水,每个大队会雇佣一个壮劳力负责为学校挑水。山区也没有暖气,冬天到来之前,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向学校上交一定数量的柴禾以供越冬所用。
自己喜欢看张艺谋拍的《我的父亲母亲》,因为在这部太行山区拍摄的电影里,就是有我笔下的这些村校的影子。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老师,那些老乡,那些人情,那些山民的共同记忆。
作者:宋建东 创作时间:2014年9月20日
相关题材电影:何群《凤凰琴》、老谋子《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
感谢大家关注和支持,欢迎大家协助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