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培养的天才,赴美留学后,却入美籍成哈佛最年轻教授

《论语·季氏》中曾经这样提到天才:生而知之者。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智力超常,天赋异禀的人。

中科大少年班可谓是一个人才的聚集地了,能进入那里学习并毕业的人都是人中龙凤。据说,创立这个班级的初衷是为了为国家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人才,从而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不过,被光环笼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争议。这里的毕业生都有一张明晃晃的求学履历,但名声往往与非议同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饱受争议,尹希就是其中一位。

天赋异禀小神童

1983年,尹希出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父母像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也想好好培养下自己的儿子。妈妈为尹希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学画画,学围棋,周日还要"逼"着他到公园里去玩儿。

用到"逼"这个字眼儿,是因为小尹希实在太宅了。儿时的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窝在家里看书。五岁的他就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唐诗三百首了。

来看看天才神童的书单吧,八岁的尹希不喜欢读故事,不喜欢看电视,能让他读到废寝忘食的书是微积分和量子力学方面的书籍

对于物理的偏爱,日后也被尹希的爸爸再次发现了。那一天,尹希爸爸发现尹希正在做中学物理的相关习题,但尹希明明还是个没有学过物理的小学生。经过询问,尹希才告诉爸爸,说自己是在高年级上课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旁听,就心领神会地记下了这些知识。

对于外界将自己称为"神童"的说法,尹希很不喜欢。因为在他看来他的成功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二是他在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最终的成功,与智力因素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正如尹希自己所说,对于认准的事情,他会竭力争取。所以,虽然妈妈以他没有基础还不适合看这样深奥的知识为由,"没收"了这些书籍,但小尹希还是在保证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为自己赢得了继续看有关微积分和物理学这些课外书的机会。

尹希不是传统意义上听话的小孩,因为他总是缺课。但即便是这样,他考试却仍旧能拿到很高的分数。这种现象也让他的妈妈开始反思,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跟其他小孩相比有些不同呢?

二年级时,妈妈向学校提出了让尹希跳级的请求。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评之后,还在上小学的尹希跳级成功。最终,9岁的他连跳N级考上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实验班,即少儿班。

12岁考上中科大

进入少年班的尹希,年纪虽然是倒数第二小,但成绩却依旧名列前茅。

在一直秉承学习态度要端正的公立学校,"成绩一流,态度二流"的尹希仍旧不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

虽然他的数学和物理常常轻而易举能拿到满分,但上课不好好记笔记却让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太过傲慢,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的星标难题,尹希仍旧不会做笔记,全凭干听就记在脑子里。妈妈假装打击他:"你不要以为你自己很了不起。"但尹希泰然自若,不但告诉妈妈自己全部都记在脑子里了,甚至还在纸上画出了解题的关键步骤。

事实胜于雄辩,妈妈不得不承认,这个儿子确实天赋异禀。就这样,妈妈与尹希达成共识,妈妈同意接受尹希的学习方式,尹希也要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

尹希兑现承诺,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少年班四年的学业,并且各种竞赛活动、学会活动、电视节目录制一个都没落,真正实现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1996年,尹希参加高考,凭借572分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该校年纪最小的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留学哈佛

天才的求学之路就如同攀登金字塔,进入大学少年班,金字塔尖近在眼前,但不付出努力仍旧会望尘莫及。成为大学生的尹希,学习依旧十分刻苦。因为所有的理科都要学,所以他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是,每天早上六点去教室占前排的位置,跟着数学系的学数学,跟着物理系的学物理。

2001年,17岁的尹希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还是申请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呢?

留在国内,尹希将顺利留在中科大,并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选择留学,他则可能会接触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和更多的业界牛人。最终,尹希选择了后者。他申请了美国排名最靠前的10所名校。很快,尹希就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世界多所高校的全额奖学金OFFER。

最终,尹希选择了哈佛大学。他觉得,就学校的物理系水平和学生的质量来看,哈佛是最好的,其他的学校要稍微低一点。由此可见,尹希的思维是一个更注重专业建设的学者型思维。这也为他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06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尹希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但就在他准备回国的前夜,哈佛大学的一个决定,改变了这个青年的命运。

放弃国籍在美安家

哈佛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是,让尹希留校任教。要知道,300年来,哈佛从来都是不允许博士生留校进行博士后的工作的,但为了能留住尹希这个人才,哈佛却破格提拔他担任哈佛物理系助理教授的职位。

就像出国前面临的人生选择一样,此时的尹希再次面对选中科大还是哈佛的难题。如果此时回国,接收他的是中科大的工作。留在哈佛,则会成为助理教授。回想当年出国之时学成回国的许诺,权衡再三,尹希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美国。

如今,尹希已经在美国娶妻成家,入了美籍,并成长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物理学教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几年后一次回国讲学活动上,有媒体曾提问尹希,还有没有回国的打算。尹希表示:"我没有考虑过(回国),因为我目前工作的地方有很好的合作者、一流的物理学家,我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和他们讨论,这一点非常重要。"尹希的专业至上理论再次成为他做出选择的标准,就如同他自己所说,在哪工作,什么职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心无旁贷地投入研究,最终取得科研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言论当时也在国内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觉得尹希辜负了国家的培养,有人觉得科学无国界,在哪里安家搞研究都是为科学为全人类服务。

其实,中国自清朝的闭关锁国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带动了留学热潮。新中国成立后,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总出国留学人数为106万,但回来的只有27.5万,占比26%不到。2019年,我国总出国人数是66万之多。回来的达到了51.94万之多,占比78%。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不难看出,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渐强大也成为人才回流的重要吸引力。虽然国内学术风气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有不少人才愿意与国家一同成长回国报效。从以前的邓稼先和钱学森,到近期归国的施一公和尹志尧等等,都给祖国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人才是一个国家兴盛繁荣的保障,人才是不断创新的动力,人才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也希望每一位科学家能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要坚守住自己祖国利益不被侵犯的底线。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一定是有国界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