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美教育
众所周知进入大学阶段之后,每个班级在没有班主任这个职位的存在,在专科、本科阶段有辅导员、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有导师。
虽然他们不是班主任,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尤其是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
近几年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从而就业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优势,大学毕业后的同学,纷纷踏上了考研这条路。
研究生的学历,可以带给你哪些好处?
好处一:高学历水平
首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生的学历固然是高于本科学历的,而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表明高学历的待遇更好一些,甚至有些大企业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研究生学历的好处肉眼可见。
好处二:工作起点更高
得到研究生学位之后,在求职过程中不仅仅优势更大,而且选择工作平台的起点也更高了,可能在本科学历的时候面试平台只是小型的私人企业,但是成为研究生之后,可能你所面试的公司都是更高层、更大的上市企业了。
好处三:考公务员时职位选择更多
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每年考公务员的大军中,几乎都是本科学历的考生,如果你是研究生学历,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可以选择的职位就相对会更多一些。
好处四:社交圈的层次更高
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除了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多的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结交到更多学历水平层次的人,这对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直以来大家都关注的是考研如何才能顺利上岸,每年考研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很少有人关注研究生在读期间是否有“困难”,也许有些同学认为考上研究生之后就可以了,实际上要想研究生顺利毕业的话,难度也是很大的。
一个好的导师,对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
能顺利考上研究生由多么不容易,我们从每年的数据就能看出,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40万,而最终被录取的考生只有110万左右,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考生都是“陪跑”。
在冲破千难万险成为研究生之后,如果不能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对读研的3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因为研究生阶段更多的内容就是做科研项目,其实很是无聊的一件事,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毕业来说,科研项目是最主要的考察。
之前在研究生毕业季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导师“苛待”学生的事件,故意的拖延学生毕业时间等等。
教育部针对“研导”做出新规定,8条行为准则你要知道
导师是作为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肩上的责任很大,教育部为了研究生的发展,出台了针对研究生导师的8条行为准则:
准则1:坚持正确的思想领导。研究生作为高于本科生学历的高等人才,应该具备正确的三观,导师不仅仅作为学习上的导师,更是学生人生的导师。
准则2:公平公正的招生。在研究生的招生、命题、阅卷、复试以及录取中要严格遵守规定,公平公正、科学的进行招录人才。
准则3:尽心尽力的指导学生。根据培养条件以及导师的指导能力,合理的调整所带的研究生数量,确保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督促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
准则4:正确的履行指导老师的职责。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合理的进行指导研究,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科研、学业无关的事情,不能违规的推延研究生毕业时间。
准则5:遵守学术的规范。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导师应该以身作则的起到带头作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能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
准则6:对研究生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能吧不符合学术规范以及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以及进行答辩。
准则7:经费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及社会实践,并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保证研究生的权益。
准则8: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身为导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就业以及心理的压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
写在最后:
教育部出台的这项政策,其实对于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在此同时,也表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想在研究生阶段顺利毕业,自身的学习能力是不能忽视的,提升导师要求的同时,自然对学生的审核要求也提升了很多。
今日话题讨论:你对于教育部的这项政策有什么看法?你是否选择了考研?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